?随着全球科技竞争日益激烈,人工智能与模拟计算的深度融合正在加速新材料研发的智能化变革。本月,北京龙讯旷腾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汪林望教授,分享了其深耕材料计算领域三十余年的工作经验,并重点介绍了DFT+HPC+AI技术如何赋能材料计算。[详情]
六联智能算力服务器生产基地在孝感揭牌 全面导入工业4.0标准
?5月25日,在湖北孝感举办的上海六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算力服务器新品发布会上,六联智能算力服务器生产基地正式揭牌,落户孝感市高新技术开发区。[详情]
2025年,中国企业的全球化步伐正从“产品输出”迈向“技术赋能”。“活下来的中企去出海,一定具备足够竞争力。”在近日举办的阿里云中企出海大会上,广汽集团数字化部资深架构师王麒钧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这也折射出中国企业对全球化竞争的新自信。[详情]
5月25日,济南工业软件研究院专家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全体委员会议在济南举行。来自学术界、产业界的数十名专家学者共襄工业软件发展盛举。记者从现场获悉,大会选举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李培根为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该研究院技术联合攻关“朋友圈”扩容——“CAX一体化技术联合创新实验室”“国家智能设计与数控技术创新中心济南分中心”揭牌。[详情]
Gartner:到2029年,50%的云计算将用于AI工作负载
全球著名咨询调查机构Gartner在官网公布了,未来4年影响云计算增长的几大趋势。[详情]
在5月21日举办的 “2025工业互联网大会”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余晓晖接受媒体采访,系统梳理了我国工业互联网的十年发展与成就,以及未来与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前景展望,揭示了其中的深层逻辑与发展动力。 1-1.png[详情]
当科技不再是实验室里的“高冷”名词,而是化作守护健康的AI医生、驱动产业的精密齿轮、重塑生命的3D骨骼……从实验室走向大众视野的前沿科技,正以可触可感的方式,讲述着陕西科技创新的故事。在西安国际会展中心4号馆内,每一项创新都在诉说着同一个信念:科技,正在让未来触手可及。以“科技赋能·秦创未来”为主题的第九届丝博会科技创新展正以充满温度的科技触感,勾勒着陕西创新的立体图景。[详情]
“抢抓人工智能发展的历史性机遇,深化‘数字浙江’建设,推动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近期,浙江省召开深化“数字浙江”建设推动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大会,提出将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举全省之力打造人工智能创新发展高地。[详情]
5月19日15时38分,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海上发射团队的组织指挥下,星河动力航天公司于山东附近海域完成谷神星一号海射型(遥五)(任务代号:槐序绯棠)发射任务,将“天启星座”一期第34-37星共4颗卫星搭载送入高度850km、倾角45°的近地轨道。[详情]
近年来,小米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出“大规模投入底层技术,致力成为全球新一代硬核科技引领者”的新十年目标,并将芯片、AI和OS确定为重点投入的三大技术赛道。据悉,小米近五年研发总投入达1050亿元,今年预计研发投入300亿元。目前,小米有工程师超过2万人,其中芯片工程师超2500人。[详情]
“海量的互联网数据成就了今天的大模型,但大模型幻觉问题的源头也是数据问题。”5月17日,蚂蚁集团CTO何征宇在广州表示,数据决定着大模型的能力上限,依旧有四大挑战:数据的获取成本显著增加,严谨的行业数据稀缺且流动困难,多模态数据需要更强的处理能力,数据的质量评估难。[详情]
?近日,伴随着国网白银供电公司首次应用“程序操作”启动变电站工作结束,甘肃白银110千伏银西变电站正式带电投运,提前里程碑计划1个月完成各项建设任务,为白银电网再添新成员。[详情]
树图大会在香港举行,用区块链打造“一带一路”跨境贸易基础设施
在上海市科委等部门支持下,“砥砺乾坤·潮涌香江”Conflux树图数字金融与生态发展大会昨天在香港举行。会上,Conflux与两家机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三方将依托树图公链的技术性能,共同打造面向“一带一路”的新型跨境贸易和结算基础设施,助力数字经济与实体贸易融合发展[详情]
上海交大 AI 新突破!引入时间维度解锁工业 4.0 中国方案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与微结构实验室李金金教授亮相第一财经“财经夜行线”,直击工业智能化三大痛点 —— 动态数据解析困境、数据标注难题、算力成本高企,提出以多学科交叉与专业标注体系破局。[详情]
近日,特斯联发布全新极特·元启AI能效寻优模型,通过动态解析环境参数与设备状态,在确保供冷供热品质的前提下,实时优化风机频率、水泵频率和出水温度等,从而实现风机冷机等设备的整体功率优化。该模型广泛适用于超算、智算中心、半导体先进制造等高耗能场景,可降低制冷系统综合能耗约30%,推动能源管理从“单点优化”向“全域智能”升级。[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