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讨论智能工厂时,不能忽略的核心要求之一是要实现信息流、物资流和管理流合一。[详情]
据《卫报》报道,一家叫Spread的日本公司正在计划建造世界上第一个机器人农场。农场位于在京都府龟冈市,每天出产上万棵生菜。他们还将努力在5年内将日产量提高到50万棵。[详情]
京东物流的高效便捷大家有目共睹。近日,京东新建成的“全球首个全流程无人仓”引发空前关注。其中形态各异的移动机器人(搬运、分拣)与机器视觉解决方案均由海康威视子公司海康机器人提供实施。[详情]
中国首个机器人学院10月12日在广东佛山成立,首条中德合作工业4.0示范生产线同时展示。[详情]
随着智能遥控“小天鹅”——首款XE15R挖掘机下线,徐工集团挖机产品家族成功增添了首款无驾驶室的纯遥控挖掘机,智能化水平有了新的提升。[详情]
第122届广交会昨天正式拉开帷幕,广州地铁在琶洲站推出机器人“智能AI服务”,机器人可识别中(普通话)英双语的语音,根据乘客提问的语种回复咨询,解答购票查询、地铁服务时间、酒店、问路等简单咨询。[详情]
人类如何实现向人工智能时代的平稳过渡?美国科学家胡迪·利普森、梅尔芭·库曼在《无人驾驶》一书中,以科学、严谨、系统的视角,全面解读人工智能时代的重大技术变革。[详情]
9月1日,张家港协鑫集成科技有限公司精心打造的“黑灯工厂”——光伏组件智能车间,经过一个多月的试运行后开始量产,正式开启“无人”模式,年产光伏组件200兆瓦。[详情]
传统工业机器人进入工厂之后,在解决了工厂初步自动化改造的同时,局限于智能程度,在一些应用层面还存在很大差距,并不能很好的满足企业各方面的需求。[详情]
汽车工业对零部件生产的要求非常高,体现在生产效率、灵活性、可用性和过程安全性等多方面。[详情]
自2014年10月中国总理李克强访问德国,并发表《中德合作行动纲要》以来,“工业4.0”的概念在我国迅速走红,到了2015年的全国两会,“中国制造2015”上升为国家战略,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实施“中国制造2025”,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业大国转向制造强国。[详情]
制造执行管理系统(MES)是企业CIMS信息集成的纽带,是实施企业敏捷制造战略和实现车间生产敏捷化的基本技术手段。[详情]
对于服务机器人来说,它是一种基于多种技术融合和实现的产品,其中关键技术包括:人工智能技术、语音识别与合成技术、语义解析及交互技术、导航及定位技术、运动控制技术、调度管理技术、电机及舵机技术、多传感技术、通信技术等。[详情]
国产工业机器人除了俗称的“四小龙”(新松、埃斯顿、埃夫特、广州数控),还有一些企业实力不凡,表现突出,其中配天机器人不但本体销量可观,而且系统集成能力更是在3C电子行业广受好评,立志成为中国版的“库卡”。[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