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中国经济转型的步伐,国内制造业掀起了一场工业变革的新浪潮。“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的出台,进一步推进了以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详情]
机器换人,机器人上场,农民工换下。可是,上场的机器人离不开人!而且,整个机器人产业,从开发到应用,全部缺人![详情]
由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斯坦福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新兴市场研究所联合开展的中国企业-员工匹配调查(CEES)最新结果显示,鉴于过去10年实际薪资增长了一倍以上,制造业者正采用自动化技术、投资研发、新添附加值更高的产品。[详情]
伴随着中国经济转型的步伐,国内制造业掀起了一场工业变革的新浪潮。“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的出台,进一步推进了以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详情]
一条由深圳公司研发的工业4.0智能工厂生产线已在深圳正式面世。深圳市电子装备产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施浩30日向媒体表示,这是中国首条工业4.0智能工厂生产线。[详情]
据6月14日的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为10057(台/套),实现了 47%的高速增长,然而,这并不是短暂的繁荣,而是近年来机器人产业都保持着较高的增速,特别是在2017奶奶前五月,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50.4%。[详情]
在中国,随着内陆地区经济发展,外出打工者逐渐减少。在独生子女政策下长大的年轻人及其父母都有对制造业避而远之的倾向,现在工厂很难招到人。作为对策,越来越多的工厂引进工业机器人。如果利用机器人,则可以在劳动时间和安全层面上得到保证。[详情]
据了解,首届世界智能大会上,天津开发区管委会宣布,将在区内设立智能产业区,规划面积20.17平方公里。该产业区将依托汽车、电子、装备智造、医药健康等先进制造业基础,重点发展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智能健康医疗等高端智能产业集群。[详情]
实际上在不久将来,的确会有很多“长得一样”的“组装人员”,他们不是克隆人,而是机器人。而在机器人边上还会有工人,他们和机器人配合,一起完成工作。多么和谐的一幅画面啊!工人和机器人的零距离协作,简称人机协作,未来智能工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详情]
人工智能,一时成为了家喻户晓的词汇,各个厂家也在尽力发掘自家产品的更多偏向于人工智能的特色,为用户带来更多的体验。[详情]
在第十五届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上,沈阳机床首次展出由i5智能机床与自主研发的机器人组成的两款机器人产品,i5A6.1T柔性自动线与i5M8.1机内自动化机床全景展示智能制造新样式。[详情]
日本政府和企业界高度重视人工智能的发展,不仅将物联网(IoT)、人工智能(AI)和机器人作为第四次产业革命的核心,还在国家层面建立了相对完整的研发促进机制,并将2017年确定为人工智能元年。[详情]
随着越来越多的生产机器和过程实现联网且源源不断地输出信息,自配置的梦想也渐行渐近。但在目前,机器还是必须按指令行事。这个过程借由控制代码实现。[详情]
随着我国工业自动化、智能化的发展加速,工业机器人的应用普及也带来了市场的急剧增长。然而,目前我国机器人市场仍然以外资品牌为主,国产工业机器人产业比较薄弱,未来需要加强创新与突破,方能实现从跟随到引领的最终目标。[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