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于本周四表示,今年将在15个物流中心安装太阳能电池板,足以产生高达41兆瓦的电力,并计划到2020年扩展到50个网点。[详情]
制造业、流通业和农业等产业物流,对物流业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详情]
2月8日,商务部等5部委印发《商贸物流发展“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到2020年商贸物流成本明显下降,批发零售企业物流费用率降低到7%左右,服务质量和效率明显提升。[详情]
现在,智能物流的春天已经来了。“货到人”仓储机器人可以完成自动装卸和运输货物,无需人类干预,有效提高工厂的物流运输效率,也节省了人力资源成本,使得企业成功的打通了智慧工厂最后的一公里。 [详情]
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以及区块链等新兴智慧技术在物流行业的应用极大的推动物流企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下面就来回顾一下2016年物流信息化领域的十大热点问题。 [详情]
经过数十年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第一物流大国。目前,物流业正努力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由传统模式向现代化、智能化升级,伴随而来的是各种先进技术和装备的应用和普及。[详情]
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人为因素在工业4.0背景下的作用却越来越大。作为人机交互的重要体现,生产和物流都更具灵活性,企业需要思考从生产工艺流程的角度如何满足更柔性化的产品需求。[详情]
前段时间的2016双11刚落下帷幕,一组破纪录的数字随即产生:单日6.57亿的物流订单再次刷新纪录,除了前所未有的1200亿交易额外,今年快递包裹送达之快,也令数亿消费者点赞。[详情]
京东自2007年全面开始自建物流以来,截至2016年9月30日,京东物流已拥有7个智能物流中心,覆盖全国2646个区县。自建物流成本越来越高,京东物流板块持续亏损。今年7月,京东董事长刘强东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京东物流成立以来已亏损近百亿。[详情]
中国和德国作为制造大国和制造强国的典型代表,对于全球经济的走向有着深刻影响,但在政策解读方面却有不同。中国政府惯用自上而下的推行策略,而德国人欣赏自下而上的战略模式,用四字概括,即上下、虚实。[详情]
热闹非常的双11刚刚过去,一场狂欢一场劫。此言刚出,就有挑刺者指着小编说:此言差矣!狂欢没错,多少人“剁手”是“血雨纷飞”,可是这“劫”从何而来?其实“劫”说的是快递物流行业。[详情]
双11购买阶段已经过去,天猫1207亿的成交额所对应的海量订单,给物流配送留下了一份并不简单的答卷。从2009年首届双11天猫成交额5000万到今天的1207亿,电子商务发展突飞猛进,物流配送却一直停留在规模扩张阶段。[详情]
自亚马逊2012年斥巨资收购Kiva机器人以来,自动化物流、仓储行业异军突起,成为热门的行业竞争点,不少创业公司也抢滩布点打造智能化的物流产品和网络。[详情]
当互联网之光耀及传统产业,经济新动能的引擎开始轰鸣。“互联网+”的“点金之术”,正在展现魔法的魅力。[详情]
“双11”被快递物流行业视为一场应对极限峰值的“大考”。据初步预测,今年“双11”期间全行业处理的快件业务量将超过10.5亿件,比去年同期增长35%。对此,快递业是否备战到位了?[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