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科技部火炬中心发布《科技部火炬中心关于开展2021年度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培育)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同意将43个产业集群纳入2021年度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培育),其中,由长治高新区打造的紫外半导体光电创新型产业集群成功入选。[详情]
秦皇岛莱特流体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今年遇到“幸福的烦恼”:这家位于河北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科技型企业,因产能有限,“忍痛”舍弃了近1亿元的订单。即便如此,莱特流体今年前5个月已完成3亿元的订单,达到去年全年业绩的85%。[详情]
2015年,我国第一颗商用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吉林一号”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创造了国内多项第一。6年来,历经11次发射,已有20余颗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吉林一号”卫星数量增至25颗,成为了我国目前最大的商业遥感卫星星座。[详情]
日前,《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印发。《规划》首次对全省21个城市培育发展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的区域布局重要程度进行了星级标注。其中,三星标注为核心城市,二星标注为重点城市,一星标注为一般城市,未标星的地市可以结合自身实际谋划发展。[详情]
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近5.4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二位;同比增长9.6%,增速位于全球第一。当天多部门负责人齐发声,释放下一步加快数字经济发展的政策信号,包括加强核心技术攻关,加快高端芯片、关键基础软件等领域研发突破和迭代应用,布局绿色智能的数据与计算设施,大力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等。[详情]
两个募投项目均以“智能制造”为核心,围绕公司优势主业进行发展。“年产300万套高性能全钢子午线轮胎智能制造”项目全部聚焦于生产全钢子午线轮胎,将通过智能生产设备、智能检测设备和智能物流设备建设,利用大数据、5G连接和工业制造的深度融合,打造基于工业物联网的智能生产线。项目达产后预计产生年销售收入296604.00万元,税前内部收益率为15.42%,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详情]
近日,宣城市城市大脑正式上线试运行,全省16个市已经全部启动“城市大脑”建设,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成效明显。未来,全省还将推动形成以合肥为核心的数据中心格局;支持一批成长性好、带动能力强的数字经济企业,加快发展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行业龙头企业。[详情]
近日,山东省政府印发了《山东省“十四五”数字强省建设规划》,同时印发了《关于贯彻落实〈规划〉的实施方案》。[详情]
浙江发布《浙江省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详情]
自5月2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山西召开采矿行业“5G+工业互联网”现场工作会以来,采矿企业与基础电信企业积极合作,加快推进“5G+工业互联网”赋能采矿业转型升级,促进提质降本增效,保障安全生产。全国采矿业“5G+工业互联网”建设明显提速。[详情]
7月18日,深圳市首批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完成。来自深圳市的38名考生参加本次认定,其中三级(高级工)30人,四级(中级工)8人,均来自于智能制造、自动化、机器人企业或相关职业的工程技术人员。[详情]
7月13日,“百年华诞再出发——全国重点媒体走进赣州”采访团来到了“中国实木家具之都”赣州南康,近距离了解南康传统家具产业“制造”是如何向现代家居产业“智造”转变的。[详情]
连续11年保持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地位,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建成具有行业和区域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100家,“天问”“神舟”“奋斗者”号等国之重器不断实现突破……百年艰苦奋斗,我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跃升为制造业大国,并在向制造业强国迈进。[详情]
兰州高新区:大力发展生物医药首位产业 着重打造新材料、智能制造和数字经济集群
7月5日,兰州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主任孙裕在接受市属新闻媒体采访时表示,在专题片中看到了合肥、无锡、苏州、济南等城市发展的思路,这几座城市都有非常聚焦的产业,且都在创新驱动和高质量发展道路上有非常鲜明的特色,各自找到了差异化竞争优势,取得的超常规飞速发展对兰州下一步社会发展会有很大的启发。[详情]
近日,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与省财政厅联合发布通知,在我省开展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组织工作。该项工作是为贯彻落实我省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三年规划,根据我省创新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展开的。[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