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的好处已经不用多说,尤其是当下时代,人们对于其抱有非常美好的憧憬,因为智能制造所描述的众多的场景比如“无人工厂“、”机器换人“等等都符合着目前行业已经饱和,需要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的点的需求...[详情]
戴家鹏,是郭台铭挑选出来实施实现机器人三年计划的人。近期,记者对富士康自动化总经理戴家鹏进行了专访,复原过去四年富士康在机器人和自动化生产领域的探索过程和思考。[详情]
在两会上李克强总理重点讲“互联网+”。互联网+”制造业就是“中国制造2025 ,那就是寻找全新的业务模式、工作方式和商业模式。[详情]
也许在机器人理解人类的感情前,人类已经爱上机器人了。国产服务机器人最近两年发展的如火如荼,但是无论是专注于机器人整机还是相关配件和技术企业,目前能实现盈利的少之又少。[详情]
山西省政府官网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山西行动纲要》。[详情]
近日,工信部部长苗圩指出,“要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换挡但不失速,推动产业结构向中高端迈进,重点、难点和出路都在制造业。”苗部长还表示,中国从现在开始,要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这正是制定《中国制造2025》的时代背景。[详情]
囿于成本上涨和人力紧缺,智能装备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魅力风靡全球。东莞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经济发展方式粗放,产业发展主要靠廉价劳动力优势来支撑。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伴随着工业4.0概念的提出,东莞“机器换人”的进程正在加快速度。[详情]
《中国制造2025》站在历史的新高度,从战略全局出发,明确提出了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的行动计划,将“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作为大力推动的重点领域之一,提出机器人产业的发展要“围绕汽车、机械、电子、危险品制造、国防军工、化工、轻工等工业机器人应用以及医疗健康、家庭服务、教育娱乐等服务机器人应用的需求,积极研发新产品,促进机器人标准化、模块化发展,扩大市场应用。[详情]
日前,“工业4.0”到“中国制造2025”高峰论坛在京举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总工程师、国家制造强国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杨海成在会上发表演讲,提出中国正走到世界发展高技术前沿的十字路口,适时提出“中国制造2025”。[详情]
作为中国新兴行业的重要角色,机器人产业这几年的快速发展有目共睹。然而,整体良好发展势头之下,机器人产业也出现了竞争力不强、局部过热等一些令人担忧的苗头,特别是地方发展目标的“跃进”倾向和现行补贴政策的不规范做法,给机器人产业加了一把“虚火”。[详情]
“十三五”时期是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对我省而言,把握好这一机遇,不仅能走出一条化解过剩产能的有效路径,还能在新一轮工业革命中赢得先机,为实现科学发展、绿色崛起奠定坚实基础。[详情]
《中国制造2025》提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作为重点发展领域,明确了“继续支持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掌握汽车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核心技术,提升动力电池、驱动电机、高效内燃机、先进变速器、轻量化材料、智能控制等核心技术的工程化和产业化能力,形成从关键零部件到整车的完成工业体系和创新体系,推动自主品牌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详情]
在前不久举办的中国国际乳业合作大会上,“智能化机器人在奶业中的应用”专场吸引了与会者的注意,可以说,这个话题是第一次在中国奶业类型的会议上提出来。[详情]
机器人是人类科技的产物也是智慧的结晶,随着科技的进步,机器人被赋予了人工智能,其应用范围不在局限为工业制造领域了,而是拥有了更广阔的应用空间。[详情]
自1959年,世界上第一台机器人诞生之后,机器人技术便迅速发展。时至今日,各国在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之时,机器人技术总能成为陪伴其左右的强大助力。[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