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日本工业的“四大支柱”—汽车、机床、机器人和电子电器(图)
汽车、机床、机器人和电子电器一直以来为被称为日本工业的“四大支柱”。[详情]
我们经常的一些说法:微信是入口、路由器是智能家居的入口、电视盒子也是入口,也有各种项目在讲自己就是入口, 到底入口什么?哪些入口是刚性的?[详情]
“人工智能系统有智能没智慧、有智商没情商、会计算不会‘算计’、有专能无全能。”对此,李德毅认为,要想真正实现人脑被模拟与被超越,就要使机器像人类一样实现真正的“自我学习”,并不断积累经验提升“自我”。[详情]
2015年,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其中将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详情]
众所周知,工业机器人最早是应用于汽车制造行业之中,机器人技术发展到现在,应用范围如此广泛,汽车行业依然是工业机器人使用密度较高的一个行业。相对于汽车生产过程中焊接、喷涂、搬运等工作,PCB行业(印制电路板)要求的机器人精度要更高,而且工作复杂性相对较高。下面就为大家介绍3个工业机器人应用于PCB行业的案例。[详情]
近年来,随着人口红利消失,人力成本的不断攀升,导致了制造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的用工短缺和制造成本提升等各方面的问题。[详情]
据《日本经济新闻》5月22日报道,美国谷歌正在加速推进“后智能手机时代”的增长战略。其核心便是正在飞速发展的人工智能(AI)。[详情]
机器人是靠自身动力和控制能力来实现各种功能的一种机器。从用途上可以分为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目前全球机器人应用范围最广的是工业机器人,其应用主要包括:焊接机器人、搬运机器人、喷涂机器人和装配机器人等;而服务机器人涉及行业较广,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工业机器人市场中使用量最大的为焊接机器人和搬运机器人。[详情]
“中国经济在经历过去十年的强劲增长后,如今已进入转型和整合阶段,这是全球所有经济体的必经之路。”德国科德宝集团亚洲地区代表文汉德5月18日在北京表示。该集团已有166年的发展历史。[详情]
日前,工信部、发改委、财政部三部委联合印发了《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五年内形成我国自己较为完善的机器人产业体系。[详情]
作为中国新兴行业的重要角色,机器人产业这几年的快速发展有目共睹。然而,整体良好发展势头之下,机器人产业也出现了竞争力不强、局部过热等一些令人担忧的苗头,特别是地方发展目标的“跃进”倾向和现行补贴政策的不规范做法,给机器人产业加了一把“虚火”。[详情]
2016-2020年中国智能制造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序幕早已拉开,以“工业4.0”为标志的新一轮产业革命已经到来,制造业将成为国家经济竞争力的关键所在。[详情]
机器人技术经历多年的发展终于迎来了爆发期,虽然目前的机器人仍然很笨拙,但行业专家认为越来越聪明的机器人可以更好地解决一些特殊领域的特殊问题,比如代替配送中心的工人完成枯燥、高度重复性的拣货工作。[详情]
深度学习、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突破,推动了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为人工智能在汽车领域的创新应用创造了条件。云计算能力的大幅提升、计算成本的持续下降、神经网络算法的不断优化以及大数据提供的海量学习样本,使得人工智能的深度学习能力实现了快速突破。[详情]
曾几何时,“东莞塞车、世界缺货”被人用来形容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现如今“前后夹击”却变成了中国制造的无奈现状。一方面,东南亚国家正在中低端制造业上发力;另一方面,原本在华生产的外资高端制造业回流发达国家,这些国家还掌控大比例的高端制造业的技术和产能。被通缩阴影笼罩的转型之路上,中国民间制造业是否还有勇气继续走下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