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洲船舶成为第一个倒下的国产企业之前,已经倒下的民营企业似乎更为“惨烈”。2015年,我国有多家造船企业破产。 文章链接:工控中国http://www.gkzhan.com/news/detail/82585.html[详情]
工业制造的智能化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却失去了“手工制作”的人情味。而长虹的“智能制造”,多了点与众不同。[详情]
制造行业正面临着政府严格的规章制度限制,要提高能源效率和降低碳排放量来改善包括全球气候变暖等环境问题。“绿色”和“智能”很可能在未来五到六年成为工控控制和工厂自动化市场的未来。[详情]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中国要想成为媲美德、美、日的制造大国,就必须实现制造业全面转型升级。这是“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的由来。[详情]
德国的劳资体系确保了企业无法通过压低工资来获得竞争力,而是必须投资于员工的技能培训及研发创新活动,这为德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建立了持久的倒逼机制。[详情]
2015年世界机器人大会召开,国际机器人联盟IRF主席Arturo Baroncelli在大会上用数据详细阐述了机器人的发展和未来。想知道机器人离我们有多远?一起来看看这八个数字吧。[详情]
12月31日,中国食品机械有限公司与河南万杰智能公司在河南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详情]
德国版工业4.0的基础是其精益制造。换句话讲,是德国制造“+互联网”,而不是“互联网+”。工业4.0首先要求你的2.0、3.0要扎实,扎实的工业基础,扎实的企业制度,扎实的技工队伍。[详情]
对于智能硬件创业来说,寒冬里,这场 “权力的游戏”,谁都没有 “不死光环”,跨不过那座 “死亡之桥”,结局很可能就是死在寒冬里。[详情]
现在,德国的“工业4.0”和美国的“工业互联网”等活用物联网(IoT)和大数据的新型制造方式愈发受到关注。利用互联网等通信网络,使工厂内外的物品和服务实现先进的联动。[详情]
随着工业制造向着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作为广泛应用于机械设备、工厂自动化、电力配电和铁路等领域的连接器自然也是发展重点。[详情]
世界上第一台真正使用的机器人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发展至今,机器人已能广泛应用于制造业、非制造业以及服务人类。其中扫地机器人在我国大概兴起于2010年,2010年后,关于扫地机器人的关注度一路上升。加上近几年不断有利好政策出台,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扫地机器人在国内拥有良好的市场前景。[详情]
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新的经济增长点。[详情]
顺德是珠三角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在当前互联网+的风口上,当地大批企业正率先加速智能转型突围,从痛点中发现新商机。[详情]
如今类似机器人做手术这样的人工智能技术正越来越多地运用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曾经只停留在科幻作品中的机器人,已经逐渐从实验室走入现实中。[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