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技术在仓储领域(包括主体仓库)中的发展可分为五个阶段:人工仓储阶段、机械化仓储阶段、自动化仓储阶段、集成化仓储阶段和智能自动化仓储阶段。在90年代后期及21世纪的若干年内,智能自动化仓储将是自动化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详情]
现代工业如今依靠先进的机械,先进的软件和通信技术,以及强调精益库存和集成供应链的现代管理技术。而且在工业领域还有另一个趋势:建筑,工厂设备,车辆,仓库,托盘和工人本身正在越来越多地与网络相连,设备范围从微小的环境传感器到复杂的工业机器人。[详情]
智能制造不是一个新提法。上世纪80年代,随着当时的人工智能热,智能制造也热了起来,日本出台国家项目“智能制造系统” (IMS),邀请众多国家参加,并且十分重视知识产权。[详情]
据6月14日的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为10057(台/套),实现了 47%的高速增长,然而,这并不是短暂的繁荣,而是近年来机器人产业都保持着较高的增速,特别是在2017奶奶前五月,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50.4%。[详情]
海尔与电子标准院以标准化领域合作为牵引,从智能制造产业发展与应用部署、工业大数据和云平台的研究、智能制造创新与应用以及绿色节能智能家电产品示范4个方面展开合作。[详情]
中国的装备制造业虽然已取得巨大的进步,不过与欧美日的差距依然巨大。有见及此,中国正与德国“工业4.0”、以及美国方面进行合作,未来也会有更多的国外装备制造产品和技术进入中国市场。[详情]
《中国制造2025蓝皮书(2017)》30日在北京发布。蓝皮书称,中国制造业取得诸多成就,但长期积累的发展环境不优的问题仍待彻底改变。[详情]
首部《中国制造2025蓝皮书》在2016年成功出版后,得到了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和社会的较高认可。《中国制造2025蓝皮书(2017)》可作为各级政府科学务实推动《中国制造2025》的权威性、指导性读本,也可作为企业、科研院所和中介组织参与制造强国建设的参考书。[详情]
论坛上,全球家电业首个智能制造创新联盟向全球发布了由海尔主导制定的包括大规模定制、工业云平台建设、智能制造执行系统 (MES)在内的三项标准,这些标准均是用户体验标准,也是全球唯一以用户为中心的智能制造标准。[详情]
2015年5月19日,国务院正式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纲领。作为中国政府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将创新驱动定为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方针之一,将提高制造业创新能力作为了建设制造强国的首要任务。[详情]
昨日,世界智能大会分论坛——“中德智能制造合作试点示范企业现场会”在天津如期举办。2016年,工信部组织评选了首批14个中德智能制造合作试点示范项目,一年来,各个项目实施单位在信息通信、新能源、机械制造、智能汽车和车联网等领域积极推进对德合作。[详情]
昨日,世界智能大会的分论坛“中德智能制造合作示范企业现场会”在海河教育园区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举行,现场会上,与会代表了解了中德智能制造合作试点示范项目的推进情况,并进行了各自的经验分享。[详情]
昨日下午,在主题为“先进标准引领智能制造发展”专题分论坛上,国际知名标准组织ISO、IEC、IEEE的专家委员以及来自德国、美国等全球智能制造领域的顶级专家代表汇聚一堂,与智能制造代表企业海尔共同探讨智能制造标准的研发与应用,探讨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发展趋势。[详情]
中国制造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已经完成了“量的积累阶段”,进入以企业全面转型和升级为核心任务的“质的提高阶段”。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业的深度融合,传统制造业掀起了以智能制造为代表的新一轮产业变革。[详情]
今天,飞弛世界的高铁,先进的移动支付技术……华为、小米、联想、格力、大疆这些耀眼的品牌正在改变着我们身边的一切。[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