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机器人技术在不断改进和发展时,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购和使用机器人。如何才能知道要选择哪个种类的机器人呢?如何避免我们可能并不了解的那些误区,甚至是那些已经在应用上取得成功而并不适合自己的?[详情]
2016年9月22日,全球领先的工业机器人制造商KUKA与武汉楚天工业激光设备有限公司的合作伙伴签约仪式成功举行。[详情]
推进制造业和互联网深度融合,化解供需结构错配的矛盾,一是要加快实施智能制造工程。二是要发展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重点是支持企业利用互联网来解决市场供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使生产系统与供应链系统、电子交易系统实现对接,零库存、零浪费的精准供给。[详情]
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应用等信息技术的强势推动下,传统行业与新兴技术正在不停的发生碰撞,企业业务与IT的关系也越来越紧密。[详情]
第一次工业革命背景下完成的钜着《孤雏泪》中,写实铺陈了早期工业发展之下被忽略的环境与社会问题,污染、脏乱与粗重工作似乎已成为人们对於制造业工厂的既定印象。[详情]
欧盟委员会日前为“人脑计划”增资8900万欧元,以用于该项目“运作阶段”的研发。[详情]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工智能时代全面来袭的大形势下,那些科幻大片中曾经遥不可及的一幕幕正变成可触摸的现实,越来越多的机器人走进大众视野。[详情]
艾萨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曾在他的科幻小说里描述了规范机器人行为的三定律,包括:不能伤害人类、服从人类命令和保护自己。[详情]
十八大后,创新驱动已从城市发展的要求,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实施围绕科技创新的全面制度创新,只有全面的制度创新才能推动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真正实现由经济大国向强国的调整。[详情]
在制造行业,虚拟现实打破了二维平面的桎梏,其可以在虚拟装配、设备维护、培训等多方面加速制造业的生产率提升,在全球制造业研发、装配、检修、培训等环节已经实现初步应用。[详情]
传感器是数据的采集入口,是物联网、智能设备、无人驾驶等的“心脏”,将迎来巨大的发展空间。传感器的种类和应用多样,可以说是无处不在,传感器的数量往往代表着智能化的水平。[详情]
为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加快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化、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科技部联合印发了《绿色制造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年)》(以下简称《指南》)。[详情]
8月26日上午,目前国内单支最重、全球回转直径和全冲程最大的MAN系列7G80ME-C曲轴在大连重工泉水基地曲轴公司成功下线,并正式形成批量化生产。至2018年,大连重工将陆续出产50多支同型号世界最大的曲轴。[详情]
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部署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协同推进“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加快制造强国建设。如何推动互联网企业构建制造业“双创”服务体系?[详情]
目前,推动中国制造转型的基本动力是国际上正在进行时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中国没有落后,已经走在这一波革命的前列”。但他亦强调,目前,“中国制造2025”还面临着诸多困难。[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