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乌托邦?或仅仅是幻想?

来源:互联网

点击:1745

A+ A-

所属频道:新闻中心

关键词:智能制造 智能制造技术

    生物识别技术:过去,现在及未来

     

      虽然现在支付系统产业才开始全面引入各种形式的生物识别技术,旨在与越来越激烈的安全漏洞攻击相抗衡,但是生物识别技术已经存在了相当长的时间。

     

      --1665年,马赛罗·马尔皮志(Marcello Malphighi)首次发现指纹的独特图案。

     

      --1880年,苏格兰外科医生亨利·福尔兹(Henry Faulds)发表了一篇论文,论述指纹在身份证明的应用。

     

      --1994年,约翰·道格曼(John Daugman)开发了第一个虹膜扫描及辨识的算法,并申请了专利。

     

      --几年以后,德国波鸿大学的克里斯朵夫·冯·德·马尔斯伯格(Christoph von der Malsburg)开发了一个被称之为ZN-Face的系统,可在不完美的图像上进行面部特征比对。

     

      如今,大多数主流生物识别技术都是基于指纹,掌纹,瞳孔,面部及声音辨识。除了以上物理特征辨识以外,行为特征辨识也渐渐流行起来。后者为基于人们行为特征而进行的辨识,如打字节奏或者行走姿势。

     

      是否真正足够安全?

     

      许多执法及政府机构已经开始使用生物识别技术,因为面对潜在网络攻击,它与其它保护措施相比更加安全。新发现的技术可以为手机及云平台提供生物识别,更进一步提高了安全系数。

     

      但是,虽然许多人将生物识别技术称为变革者,也有质疑者辨识,现有生物识别技术并不能提供足够的安全保护,以防止身份盗用。事实上,曾有黑客成功地以照片通过指纹识别并进入私人帐号的先例。

     

      这个领域正在经历许多变化及革新。高通最近宣布第一项基于超声波技术的手机生物识别全面解决方案。该方案可辨识本人是否在场。

     

      研究者正在寻找一种可标记化分层的最佳解决方案,以提供更高程度的安全保护。最终解决方案可能会使用几项生物特征辨识的结合,比如皮肤温度,手掌血管以及声音识别。

     

      购物乌托邦?或仅仅是幻想?

     

      生物识别技术所带来的好处远远不止增加安全系数这一项。想象一下,一个完全不需要记住任何密码或者个人识别码的世界将有多方便。

     

      另外,生物识别技术可以使店家分辨VIP顾客或者常行窃的小偷。理论上来说,NFC支付的时代,顾客将可以直接选择需要的商品并安全付款,而不需要任何收银员。

     

      这类科技可以与一站式私人购物体验结合,而这正是目前店家希望为其顾客所营造的。这将颠覆现有购物模式。

     

      为未来做好准备

     

      传统验证方式已经渐渐在向新的生物识别系统转变,而手机,云系统,银行以及支付系统产业必须对此做好准备。当生物识别系统发展到更完美及更经济的阶段,其广泛应用将可以帮助店家以及银行节省大量成本,并提供更好的保护。不过,如何使其被广泛应用可能是这个产业将要面对的最大挑战。

    (审核编辑: Doris)

    声明:除特别说明之外,新闻内容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