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状态监控作为智慧工厂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正借助AI摄像机这一前沿技术实现质的飞跃。AI摄像机不仅为工厂带来了全天候的监控能力,还通过智能化的分析手段,极大地提升了人员管理的效率与安全性,为智慧工厂的高效运行筑牢根基。[详情]
普华永道联合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昨天共同发布《2025上海智能汽车发展白皮书》。[详情]
3D Architech 创始人 Kai Narita 博士在接受专访时,分享了其从学术研究走向产业落地的技术路径,以及他们如何通过这一创新平台切入数据中心冷却、绿色能源和高精制造等高附加值领域。[详情]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工作作出系统部署。 [详情]
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增速比去年四季度加快0.8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一季度增加值同比增长10.9%,拉动了整体工业生产增长3.5个百分点。31个省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全部实现了正增长,浙江、福建、江苏、山东等多个工业大省的增速超过了8%;烟台、大连等工业大市工业增速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详情]
4月18日,中国联通与天合光能联合主办的“三江源绿电智算融合示范微电网项目全容量并网仪式”在三江源绿电智算融合示范园四期举行。[详情]
南京“5G+工业互联网”率先升级,目标2027年核心产业规模达3500亿元
4月16日,南京市“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试点城市推进会成功召开,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一级巡视员王鹏,江苏省通信管理局党组成员、纪检组长、二级巡视员刘宝,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郑晓明共同启动了“南京市推进‘5G+工业互联网’升级发展”仪式,标志着南京市正式开启“5G+工业互联网”发展新阶段。[详情]
近年来,人工智能快速发展,不仅在能源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也有望在未来10年给全球能源行业带来巨大变革。一方面,随着支撑人工智能基础架构的全球数据中心不断建设,全球电力需求将进一步增加;另一方面,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也将为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竞争力以及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创造机遇。可负担、可持续的电力供应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因素,也让能源行业处于当今最重要的技术革命前沿。[详情]
像衍科技领跑边缘计算!云边协同与AIGC融合创新,重塑产业智能化路径
在2025年度中国边缘计算领域的重要时刻,一份备受瞩目的榜单揭晓,像衍科技凭借其在云边协同与AIGC融合领域的卓越贡献荣登20强之列。这家企业凭借其独特的技术创新与行业实践,正引领一场产业智能化转型的深刻变革。[详情]
在制造业加速向智能化、绿色化迈进的浪潮中,大邑企业是如何凭借独特的产业基础与创新活力,在智能制造领域崭露头角的。[详情]
具身智能、智能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傻傻分不清? 这篇文章讲明白了
随着“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于2025年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具身智能、智能机器人、人形机器人等诸多新概念、新名词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大众面前。这些看起来晦涩难懂的科技热词,或许很快就将走入商业场景,甚至我们的家庭。它们的定义是什么,相互之间有怎样的关联,未来发展前景如何?记者通过采访专家和系统梳理,希望帮助大家,不再对这些科技热词“傻傻分不清”。[详情]
换热器作为热能传导的关键装置,已渗透现代社会的各个角落,包括数据中心、船舶、工厂以及各种建筑物中几乎都有它们的身影。[详情]
民生证券发布研报称,近些年来,3D打印效率持续提升推动下游应用从传统航空航天领域快速向汽车、消费电子等民用领域拓展。伴随3D打印应用持续拓宽,3D打印市场规模有望持续快速增长。人形机器人持续往智能化、高性能化方向发展,对于设计、材料、制造工艺都提出了很大挑战,3D打印工艺持续进步从设计端、材料端、工艺端等开拓了人形机器人制造新思路,有望深度赋能人形机器人升级迭代历程。[详情]
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算力网络核心载体由“云计算”向“云智算”升级成大势所趋
随着AI的“规模效应”持续深化,算力的“回弹效应”加速显现,以及连接的“加速效应”不断拓展,“由云向智”成为大势所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