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拉电阻和下拉电阻的作用及选择

来源:网络

点击:1178

A+ A-

所属频道:新闻中心

关键词: 上拉电阻,下拉电阻

      上拉电阻就是把不确定的信号通过一个电阻钳位在高电平,此电阻还起到限流的作用。

      同理,下拉电阻是把不确定的信号钳位在低电平。

      上拉电阻是指器件的输入电流,而下拉指的是输出电流。

      那么在什么时候使用上、下拉电阻呢?

      1、当TTL电路驱动CMOS电路时,如果TTL电路输出的高电平低于CMOS电路的

      最低高电平(一般为3.5V),这时就需要在TTL的输出端接上拉电阻,以提高输出高电平的值。

      2、OC门电路必须加上拉电阻,以提高输出的高电平值。

      3、为加大输出引脚的驱动能力,有的单片机管脚上也常使用上拉电阻。

      4、在CMOS芯片上,为了防止静电造成损坏,不用的管脚不能悬空,一般接上拉电阻降低输入阻抗,提供泄荷通路。

      5、芯片的管脚加上拉电阻来提高输出电平,从而提高芯片输入信号的噪声容限,增强抗干扰能力。

      6、提高总线的抗电磁干扰能力。管脚悬空就比较容易接受外界的电磁干扰。

      7、长线传输中电阻不匹配容易引起反射波干扰,加上下拉电阻是电阻匹配,有效的抑制反射波干扰。

      另外,上拉电阻阻值的选择原则包括:

      1、从节约功耗及芯片的灌电流能力考虑应当足够大;电阻大,电流小。

      2、从确保足够的驱动电流考虑应当足够小;电阻小,电流大。

      3、对于高速电路,过大的上拉电阻可能边沿变平缓。

      综合考虑以上三点,通常在1k到10k之间选取。对下拉电阻也有类似道理。

    (审核编辑: 智汇李)

    声明:除特别说明之外,新闻内容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