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哥:工业互联网正在孕育一群风险工业家

来源: 兔哥

点击:2418

A+ A-

所属频道:新闻中心

关键词:工业互联网 兔哥

    大家好,今天是周二,又是兔哥扯淡的日子。

      自从成了工业圈的一个纯网红,我的邮箱每天都会收到几十份寻求融资的商业计划书,偶尔也会约见一些创业者,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了一点问题,就是工业互联网创业者与传统风险投资人之间存在很大的认知鸿沟,这可能也是导致中国工业领域缺乏现象级创新的一个重要原因。

      好项目VS好卖的项目

      比如很多人特别喜欢跟我说下面这样的话:

      “我的项目技术领先,有XX项发明专利。”

      “我的客户关系非常深厚,有稳定的订单。”

      “我的项目盈利状况特别好,每年都增长超过30%。”

      这个基本逻辑就是:因为我的项目好,所以你应该投资我。

      其实这类项目,投资人基本看都不会看,直接放到一边了,因为你们根本就不了解投资人的立场。

      风险投资人的本质,不是经营公司的合伙人,而是买卖公司的商人,我们最关心的不是公司能不能赚钱,而是公司能不能卖上价钱。

      举个例子,如果公司是一辆汽车,那么投资人就是4S店,进货压库存其实就是一种投资行为,而4S店投资买车的目的既不是“享受开车的快感”,也不是“赚取载客的车费”,而是“把车卖出去,并且卖上个好价钱”。

      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与投资人沟通的逻辑就变成了:因为我的项目好卖,所以你应该投资我。

      1、如何把项目卖出去

      说到好卖,我们就要知道,投资人一般会把项目往哪里卖。

      每个代理商都会有自己固定的老客户保证销量,所以一个投资人通常也会有几个自己固定的退出渠道。比如一个做电力行业的代理商(投资人),你非推荐他一款食品行业的产品(项目),东西再好对他来说也是不好卖的,因为他没有现成的渠道,所以自然也就没有兴趣。

      投资人卖公司一般有四个渠道,通过协议由创业公司自己回购,通过转让卖给下几轮投资人,通过并购卖给大公司,通过股票市场卖给韭菜们。

      回购

      这就相当于代理商囤完了库存,发现卖不出去,好在之前跟厂商有协议,可以进行一部分退货,但是这个退货价格一般都不会太高,否则厂商也不干。

      这里面就有个矛盾:如果好卖,说明公司发展的好,投资人肯定不会低价卖回给创业公司;如果不好卖,说明公司发展的不好,它也就没钱拿来回购了。所以回购退出对于早期天使和VC创业项目通常只在理论中存在,一般不会实际进行。

      不过回购有一种变种,在早期项目投资中偶尔存在,就是对赌,投资人和创业者设定一个期限的业绩目标,比如一年内达成目标投资人占10%,达不成投资人占30%。这个其实很好理解,代理商进货,也要跟厂商谈一个目标,销量一万台是一个价格,十万台是另一个价格,这个差异化的价格,其实就是对赌。

      如果你非常想拿到钱,可以主动提出回购或对赌条款,这样能增强投资人的信心,不过走到这一步退出对于投资人和创业者都是下下策,还是要尽量避免。

    接盘

      卖给下几轮投资人,俗称“接盘”,其实就是一级代理商把东西卖给二级代理商,这样一级代理商的资金就回笼了,利润也赚到了,货压到二级代理手里了。

      怎么能让二级代理愿意买呢?自然是跟厂商一起,把产品包装一番,让对方觉得这个东西特别好卖,你要不买我就卖给别人了。然而接盘侠也不是傻子,好东西你能全卖给我吗?所以通常后一轮的投资人不会允许前一轮的投资人全部退出,最多只能退一小部分。

      这种退出方式,最关键的因素就是创始人的忽悠能力,有一种人吧,你明明知道他在胡说八道,但是你听着听着,就信了。这样的人其实是最受投资人欢迎的——因为你将来能帮他把下一轮接盘侠忽悠进来。

      并购

      回购和接盘其实都不是非常好的退出方式,并购就比较好,直接高价卖给大公司,一劳永逸。所以你的项目未来是否能融入某一家大公司的生态系统中,成为一条新的产品线,并且能够过去产品线形成协同,就非常重要。这里面还要注意,大公司,尤其是中国制造业的大公司,往往更倾向于直接抄你的或者挖你的人,而不是花钱并购你,所以你的项目一定要是“抄你比并购你代价更大”的那种,投资人才会有兴趣。事实上,绝大多数项目可能都是通过并购退出的,所以如果你在这方面想的比较清楚,或者有一些渠道和资源,很容易就会跟投资人一拍即合。

      上市

      上市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果,也是绝大多数创业者和投资人追求的终极目标。但是真正能做到上市的创业独角兽实在凤毛麟角,其实早期投资人通常也不会抱太大希望,所以“三年上市”这种话用处不大。

      不过如果你想跟投资人证明自己能上市,就需要解释清楚一件事:在你的项目——新的业态崛起的同时,哪个旧业态的利润被急速压缩了。比如滴滴的崛起急速压缩了出租车的利润,苹果的崛起急速压缩了非智能手机的利润,淘宝的崛起急速压缩了实体店的利润。能够急速压缩一个老的业态,说明这个市场中原本就有大量的交易流动,而你是用一种新的方法来重新分配这个市场的利润结构,只有这类项目才能够支撑起一家上市公司。

      2、资本的力量

      人类创造财富的方式有三种,通过技术挖掘纵深获得财富,通过交易延展范围获得财富,通过资本击穿时间获得财富。

      资本的本质,就是把未来的财富拿到今天来用,投资人的任务就是要找到一个未来可能被广泛接受的谎言,提前布局参与其中,当谎言广泛流行时,我们就退出来。

      理解了这个,你就能明白所有资本追逐的,并不是一个赚钱的项目,而是一个有想象力的项目,因为只有想象力可以击穿财富的时间,让你的项目好卖。

      所以资本既不吸血,也不输血,而是换血。他会更换你血液里的基因,融资与否,将决定你的基因是一家赚钱的公司,还是一家值钱的公司。

    接盘

      卖给下几轮投资人,俗称“接盘”,其实就是一级代理商把东西卖给二级代理商,这样一级代理商的资金就回笼了,利润也赚到了,货压到二级代理手里了。

      怎么能让二级代理愿意买呢?自然是跟厂商一起,把产品包装一番,让对方觉得这个东西特别好卖,你要不买我就卖给别人了。然而接盘侠也不是傻子,好东西你能全卖给我吗?所以通常后一轮的投资人不会允许前一轮的投资人全部退出,最多只能退一小部分。

      这种退出方式,最关键的因素就是创始人的忽悠能力,有一种人吧,你明明知道他在胡说八道,但是你听着听着,就信了。这样的人其实是最受投资人欢迎的——因为你将来能帮他把下一轮接盘侠忽悠进来。

      并购

      回购和接盘其实都不是非常好的退出方式,并购就比较好,直接高价卖给大公司,一劳永逸。所以你的项目未来是否能融入某一家大公司的生态系统中,成为一条新的产品线,并且能够过去产品线形成协同,就非常重要。这里面还要注意,大公司,尤其是中国制造业的大公司,往往更倾向于直接抄你的或者挖你的人,而不是花钱并购你,所以你的项目一定要是“抄你比并购你代价更大”的那种,投资人才会有兴趣。事实上,绝大多数项目可能都是通过并购退出的,所以如果你在这方面想的比较清楚,或者有一些渠道和资源,很容易就会跟投资人一拍即合。

      上市

      上市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果,也是绝大多数创业者和投资人追求的终极目标。但是真正能做到上市的创业独角兽实在凤毛麟角,其实早期投资人通常也不会抱太大希望,所以“三年上市”这种话用处不大。

      不过如果你想跟投资人证明自己能上市,就需要解释清楚一件事:在你的项目——新的业态崛起的同时,哪个旧业态的利润被急速压缩了。比如滴滴的崛起急速压缩了出租车的利润,苹果的崛起急速压缩了非智能手机的利润,淘宝的崛起急速压缩了实体店的利润。能够急速压缩一个老的业态,说明这个市场中原本就有大量的交易流动,而你是用一种新的方法来重新分配这个市场的利润结构,只有这类项目才能够支撑起一家上市公司。

      2、资本的力量

      人类创造财富的方式有三种,通过技术挖掘纵深获得财富,通过交易延展范围获得财富,通过资本击穿时间获得财富。

      资本的本质,就是把未来的财富拿到今天来用,投资人的任务就是要找到一个未来可能被广泛接受的谎言,提前布局参与其中,当谎言广泛流行时,我们就退出来。

      理解了这个,你就能明白所有资本追逐的,并不是一个赚钱的项目,而是一个有想象力的项目,因为只有想象力可以击穿财富的时间,让你的项目好卖。

      所以资本既不吸血,也不输血,而是换血。他会更换你血液里的基因,融资与否,将决定你的基因是一家赚钱的公司,还是一家值钱的公司。

    大公司和创业公司协同创新的桥梁

      工业互联网的创新既不能靠巨无霸,也不能靠独角兽,必须由创业公司和大公司协作完成,所以这两种公司之间的信息流通就变得非常重要。工业企业,尤其是大企业,天然会封闭自己的信息渠道,在一个与外部隔绝的圈子里独立运作。大企业的天性是自己解决问题,或者找同等规模的企业解决问题,这就形成了一个信息孤岛。

      风险工业家的另一个作用,就是作为创业公司和大公司沟通协作的桥梁,我们半只脚在大公司里,半只脚在创业公司里。对于创业者而言,我们提供资金和行业资源,而对于大公司而言,我们协助他们构建企业的生态系统,让优秀的创业公司成为其生态系统的一部分。

      构建新的生态系统

      传统的风险投资家每天都在想的事情,是如何做好一个投资组合,选择赛道和跑的最快的车;而风险工业家每天思考的,是如何构建一个生态系统,能够发生化学反应,这里面既包含创业公司,也有很多大公司参与。一个是分散资金,一个是组合资源,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区别。

      所以风险投资家,需要深刻理解某一个细分领域,是专家型人才;而风险工业家,需要对工业互联网的每一个领域都有实际经验,是生态型人才。

      比如兔哥自己之所以敢在这个领域发声,不是因为我的专业能力强,而因为我的职业生涯全。我经历过自动化、机械、材料三个领域的国际大公司,以及互联网和投资两个领域的创业公司,在技术、销售、渠道、生产、并购、市场整个链条上都有面对实际问题的经验,并且同时熟悉大公司和创业公司的运作模式,所以我才能跳出项目本身,去思考整个生态系统的构建。

      4、总结一下

      风险工业家是一个全新的社会分工,他的身份界限是模糊的。对于大公司而言,他像是战略顾问;对于创业公司,他是投资人;而对于提供资金的LP而言,他更像是一个合伙人而不是基金管理人。

      传统TMT的投资方式和逻辑在工业互联网领域将被颠覆,风险工业家就是在这一新规则下诞生的新角色。风险工业家的核心任务,不再是沙里淘金的寻找有想象力的创业项目,而是通过跨界身份,促成创业公司和大公司的协同创新,并通过实业资本获得丰厚的回报。

      我们在理解新事物的时候,总喜欢把它们类比成我们已知的事物,按照这个思路,风险工业家是什么就很难解释清楚。不过在浩如烟海的历史中,也许只有那些无法被定义的怪胎,才是推动人类进步的力量吧。 

    (审核编辑: 智汇胡妮)

    声明:除特别说明之外,新闻内容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