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重新定义全球工业生产

来源:南方日报

点击:1104

A+ A-

所属频道:新闻中心

关键词:工业互联网 智能制造

       “广东一直走在制造业变革前沿,适合工业互联网的落地。而佛山作为广东智能制造的主力军,借助工业互联网的力量可以让产业转型的任何一个过程都有方法可遵循。”近日,GE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段小樱接受南方日报专访时如是评价佛山。

      在对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期待与遐想下,工业互联网的张力在全球工业领域渗透。4月,南方日报与佛山市组成的联合调研组走进了“工业互联网”概念发源地美国,参观波音工厂,与思科等知名企业物联网专家畅聊,感受数据、设备、人相交融的生产现场。而在工业互联网的磅礴浪潮下,有家企业始终处于变革的风暴眼,那就是通用电气(GE)。

      2012年,GE发布报告《工业互联网:打破智慧与机器的边界》,首提“工业互联网”概念,试图凭借“软件定义机器”来实现第四次工业革命对制造业的颠覆。

      近日,调研组第一时间独家专访了段小樱。在她看来,工业互联网重新定义了全球的工业生产。它注重贴近本土市场,可在落地佛山的过程中助这座制造业大市转型升级一臂之力。“工业互联网已有不少成功实践,佛山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做转型规划设计。”在老牌制造企业GE身上,同样坚守制造之基的佛山找到了更多共鸣。

      A.比工业4.0覆盖面更广可同步优化资产与运营

      工业互联网或者工业4.0指的都是工业领域的第四次革命,工业4.0从德国自身的技术和工艺方面的优势出发,上升到国家战略角度;工业互联网更贴近美国的优势,即信息技术领域的积累。相比工业4.0,工业互联网主要以市场需求和行为作为主导。

      记者: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国掀起了再工业化浪潮,工业互联网则成了这股浪潮中备受关注的一个焦点。GE是“工业互联网”概念的提出者,在你看来,工业互联网的最大特点是什么?目前中国正在推行“互联网+”以及“中国制造2025”战略,如何与工业互联网相互融合促进?

      段小樱:工业互联网依靠机器以及设备间的互联互通和分析软件,专注于工业制造企业整个生态链的智能转型,通过高性能设备、低成本传感器以及互联网、大数据收集及分析技术等信息化手段,从资产优化和运营优化两个角度带来更多的效率提升、成本降低和核心能力提升,支撑驱动整个工业制造型企业的生态链,并带来产能转型。

      而“互联网+”以及“中国制造2025”,则是在经济“新常态”下中国政府提出的向创新驱动转型的关键战略。无论是工业互联网,还是“中国制造2025”,两者面对的都是新形势下的转型挑战,因此其内在本就是融合且相互促进的。

        记者:当下与工业互联网同为热词的还有德国提出的工业4.0,尤其在以制造业著称的珠三角地区。以佛山为例,这座制造业大市的不少企业都在学习德国工业4.0的经验。那么,我们该如何理解工业互联网与工业4.0之间的差异?

      段小樱:从概念出发,工业互联网或者工业4.0指的都是工业领域的第四次革命,工业4.0从德国自身的技术和工艺方面的优势出发,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工业互联网更贴近美国的优势,即信息技术领域的积累。相比工业4.0,工业互联网主要以市场需求和行为作为主导。

      具体而言,工业互联网和工业4.0相比,第一大区别在于覆盖面会更广一些:工业4.0的重点在生产制造精益化的整个流程,而工业互联网是覆盖工业制造企业的整个生态链,从产品的概念、设计、制造、生产,再到供应链、物流管理乃至流向市场,所以其覆盖范围是制造型企业或者工业型制造企业的整个生态链。第二个区别在于概念的落实点。工业互联网的落实点,第一是资产优化,第二是运营优化。此外,工业互联网还更注重信息化技术的落地,更着力利用信息化技术推进工业制造进行转型,产能提升。

      记者:具体而言,工业互联网的这些特点在落地的过程中可以为中国制造业带来什么?

      段小樱:拿资产优化来说,它对中国制造业影响尤其大。目前中国面临产能过剩的问题,很多情况下并不允许额外的设备投入,而工业互联网提供了更为现实的解决方式。

      不同于淘汰现有设备,工业互联网的部署出发点在于理解现有的生产线和项目的瓶颈,通过软件和互联互通的方式实现优化,在不增加太多新的投入情况下,助推现有的资产扩大产出。为此,我们需要追踪每一个单位,大到生产线,小到每一个产品、每一个部件,都要从最底层开始布置传感器对它进行监控,这是第一步。

      其次,在对整个资产生命周期的每一个细节都了解之后,我们对其有了优化的可能。拿风电为例,以前看到风扇不动了我要改变参数,都是通过维修人员人工报告再集中调整,但是工业互联网允许他在一个智能终端看完以后,通过电脑系统发送指令,实现机器跟机器之间的互动。

      在优化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根据市场需要、竞争对手动向、各区域的战略布局和市场营销策略等,从上游开始全面调整供应链。总结而言,资产优化的核心是人、物、料、生产线的链接。

        B.以开放成员制打破壁垒为企业数据化管理建标准

      工业互联网联盟的目标是建立一个打破壁垒的整体,以更好地推动大数据在现实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间的整合,依托工业互联网在各个行业领域推进开放性的协作。从能源、医疗到交通和制造业,智能化和连接正在定义各个行业。

      记者:2014年,GE主导成立了工业互联网联盟,请问这一联盟的合作机制是怎样的?工业互联网联盟可以为中国企业带来什么?

      段小樱:2014年,通用电气、IBM、思科和AT&T发起成立工业互联网联盟(IIC),目前联盟已经包含来自软件应用开发,数据运营商,工业数据终端设备以及数据传输设备供应商等领域的一百多家企业,其中也包括华为这样的中国企业。

      该联盟采用的是开放成员制,目标是建立一个打破壁垒的整体,以更好地推动大数据在现实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间的整合,依托工业互联网在各个行业领域推进开放性的协作。从能源、医疗到交通和制造业,智能化和连接正在定义各个行业。

      值得一提的是,工业互联网的标准作为一种正在建立中的行业标准,它并不是GE独有的,而是行业共同遵循定制的。它将确保参与者能够有效地组织生产技术运行、产业效能管理和所有的系统管理。

      工业互联网希望为中国企业带来数据思维的转变。GE与埃森哲公司的最新研究表明,工业企业的高管们对于工业互联网的潜力和价值来源有着清醒的认识。比如,根据我们的调查,有73%的企业已经将其20%以上的技术总预算投资在大数据分析上——甚至有五分之一的企业将这一比例提高到了30%以上。此外,有四分之三的高管预计,在未来一年中用于大数据分析的支出还会有所上升。

      记者:伴随着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中国对工业互联网存在着巨大需求。但也有人担忧,中国技术积累较差,要警惕在工业互联网大潮中被边缘化。在佛山,不少传统企业渴望转型,却缺乏信息技术的敏感度。你认为,中国推广工业互联网面临哪些挑战?

      段小樱:标准先行,是任何国家战略落地的根本。政府携手行业加快制定标准,是中国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然而,参考国际标准并不意味着放弃灵活度。比如,工业互联网在电子病历上的应用,中国的人口分布、社保体制和制度系统的区别就要求对相关标准做一定的调整,认真对待这种调整本身也是一种科学的态度。标准的制定在充分了解技术的同时还要考虑落地的问题。

      C.技术标准化与全球化是趋势佛企可站在巨人肩膀上转型

      对于像佛山这样基础比较好的城市,将焦点放在工业互联网上的好处便是产业转型的任何一个过程都有方法可遵循,规避风险。虽然起步比西方国家稍晚,但佛山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开始做这个转型规划设计。

      记者:广东是中国的制造业大省,并一直致力于推动制造业的智能化、信息化变革与创新。产业转型是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你认为,广东如果借工业互联网之手推进制造业变革,到底应该怎么做?

      段小樱:作为工业大省,广东在经济运行“新常态”背景下,实现了持续稳定的增长。通过工业互联网推动转型升级,广东首先应采用互联互通的信息化手段进行资产优化。虽然广东较全国来说情况更为乐观一些,但基础制造业的产能仍然有结构性的过剩。

      具体从现代制造业项目实施的过程来看,除了着重推进设备的升级和软件的互联之外,工程师以及操作人员对于系统的熟悉程度,还有业务流程的改变也都至关重要。为全面掌握一个新的系统,用户通常需要六个月以上的时间学习技能和熟悉流程。而在此同时,任何一个正在运营的业务还要尽可能不因转型而被打断。要善于利用工业互联网的务实操作解决以上问题。

      此外还要培育数据挖掘分析能力,利用数据进行流程优化和产业洞察。

      记者:佛山作为全国唯一一个制造业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正努力向成为中国制造业一线城市的目标迈进。另一方面,佛山有大量民营制造企业,他们在技改、转型的道路上遭遇了资金、人才等一系列难题。你觉得佛山该如

      何抓住工业互联网的机遇,突破发展瓶颈?你对佛山有何建议?

      段小樱:无论是珠三角的企业,还是中国其它地区的企业,首先面对的是标准化缺失这一大难题。工业互联网的实施必然需要信息技术标准化在中国的推进。回顾以往的互联网、通信以及整个产业的进化路径,我们认为技术的标准化和全球化是一大趋势。

      信息标准化缺失,在佛山的智能家居产业领域有所体现。佛山家电业巨头美的需要建立自己的智能物联网应用,不然所有终端设备在和移动互联网门户做连接时都要做一个通道。智能家居的发展大趋势就是从智能终端上采集所有信息,并通过物联网传输到应用上,最后通过一个通道和所有的移动门户都连在一起,实现“万物互联”。问题是,今天的物联网缺了最重要的中间层。这一缺失主要体现在分析应用软件和实时数据传输技术方面,而非硬件。美的也同样面临这一压力。

      对于像佛山这样基础比较好的城市,将焦点放在工业互联网上的好处之一,便是产业转型的任何一个过程都有方法可遵循,规避风险。虽然起步比西方国家稍晚,但佛山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开始做这个转型规划设计,并贴近佛山市场需求,进行本土化的工业互联网改造。

      记者手记

      让制造业充分享受互联网红利

      在位于顺德的广东高云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会议室,CEO陈同兴正在和美国硅谷以及上海的研发团队讨论一款FPGA芯片的设计。FPGA的全称是现场可编程逻辑器件,这类芯片是可用在机器人、传感器等设备上的万能芯片,在国内一度存在研发技术空白。

      如段小樱所言,高端传感器、智能仪器仪表、高档数控系统、工业应用等软硬件的研发制造,在佛山乃至中国存在很大缺失。但是也有像高云半导体这样的企业,开始有意识地填补芯片这种工业互联网关键零部件的空白,从打造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这一更具战略性的角度,助力佛山的产业变革。

      回顾工业互联网的诞生便发现,其概念缔造者GE,是从1896年道·琼斯指数设立以来唯一幸存在榜的工业公司,一度是世界最有价值的企业。然而2014年登陆纽交所的中国电商巨头阿里巴巴,上市两个月之后市值便超越了通用电气。有人这样评论,制造业巨头用了122年才做到的事情,互联网新贵用了两个月便做到了。

      来自互联网新经济的压力,工业巨头GE与制造重镇佛山都有同感。然而正如GE的CEO杰夫·伊梅尔特对这种压力的回应,“上一个10年,由谷歌、阿里巴巴享受着互联网红利,如今互联网从消费领域进入工业领域,GE借助大数据等技术,也能在接下来的10到20年享受互联网创造的增值,缔造实业强者。”

      工业与互联网一经碰撞,便释放了难以想象的火花,佛山亦如此。于是我们见证了唯尚这样借助数据化手段实现个性化定制的新兴家具企业的崛起,目睹了美的等一众老牌制造企业机器换人、打造高度自动化生产线的自我革新。

      近日,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网站上公布“2016年广东省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试点名单”。欧神诺陶瓷的“建筑陶瓷企业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营运系统建设”、来自广东肯富来泵业的“互联网+装备用泵数字化设计创新示范”……多家佛山企业榜上有名。不知不觉,工业互联网深入佛山企业、车间、产线,正缔造着越来越多的传奇。

      相关阅读:中德制造业谋求无缝对接

      在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里的华晨宝马铁西工厂,默克尔参观了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与德国SAP公司合作研发的工业4.0示范生产线。时代周报记者致电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其工作人员表示当时正是沈阳自动化所所长于海斌向默克尔详细介绍了这条国内首条工业4.0示范线。

      据新华社报道,在这次访华前默克尔曾表示,中国正在推进结构性改革“非常重要、也非常有勇气”,德国愿意参与到其中来。目前,被誉为“东方鲁尔”的沈阳,正如当年的德国鲁尔工业区一样,也正在积极地寻求转型。这次默克尔访问沈阳,正被看做是促进“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的对接与合作。据悉,默克尔离开的第二天,便有13个项目落户中德装备园。

      “我们有市场,而德国有技术。与德国展开合作,沈阳这样的老工业区可以学习德国鲁尔工业区经济转型的经验。”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外经济研究所国际合作室主任张建平对时代周报记者说道。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特邀高级研究员、前纽约总领馆经济商务参赞何伟文则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目前对于沈阳来说,它早就不是中国的‘鲁尔’了。这次默克尔访问沈阳,更重要的层面是中国制造2025和德国工业4.0的对接,是通过德国的技术,来提升我们东北的工业与制造业水平。”

      “要和中国互相学习”

      这次是默克尔第九次访华了,她也是目前为止在任期里访华次数最多的西方领导人。每次访华除了在首都会晤中方领导人,默克尔还会选择去中国的一座城市参观。她曾在成都学习制作宫保鸡丁,也来到广州参观石室教堂,还去过合肥和当地村民唠家常,她的足迹已经踏过了中国许多城市。

      这一次,默克尔则来到了沈阳。6月14日的早晨,沈阳的街道多出了许多中德两国的国旗,在沈阳的桃仙机场,默克尔穿着她标志性的单色西装,走下了飞机,开始了她的沈阳之行。

      在接下来的七个小时里,默克尔首先参观了沈阳故宫、中国工业博物馆。官方还公布了默克尔的菜单,里面有极具东北范儿的酸菜炖白肉。当地媒体称,默克尔很喜欢这道菜,一个人就吃了两份。

      最后,默克尔访问了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里的华晨宝马铁西工厂。这个工厂于2003年成立,是中德两家汽车企业—华晨与宝马联姻的典范。工厂所在的中德装备园,则是于2014年8月,根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的意见》所建立。在其官网的介绍中,写到中德装备园是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战略对接的重要载体。

      根据公开报道,默克尔在铁西工厂里主要做了三件事。第一件事,默克尔参观了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与德国SAP公司合作研发的工业4.0示范生产线;第二件事则是和所有员工见证国内首款豪华新能源SUV车型—全新BMW X1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的下线仪式;最后一件事,便是默克尔还和工厂的一线员工一起玩自拍。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时正是沈阳自动化所所长于海斌向默克尔详细介绍了这条国内首条工业4.0示范线。根据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的官网资料,这条生产线集合了中德两国的先进技术,可以实现批量定制生产的新型生产模式。难怪当默克尔看到这条生产线时,她说:“德国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要和中国互相学习。”

      “默克尔之所以去沈阳,我猜测是中方这边给安排的。”何伟文对时代周报记者说,“与美国的制造业相比,德国的制造业技术更加适合中国。中方也希望和德国拓展合作来借鉴德国工业区转型的经验。”

      转型需要政府市场的双重力量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德国鲁尔工业区兴起,在莱茵河和利珀河两岸,形成了以采矿、炼钢闻名的工业城市。但到了上世纪50年代,鲁尔的环境污染问题愈发严重。数据显示1961年,鲁尔工业区共有93座发电厂和82个炼钢炉,每年向大气中排放的烟灰就达到了150吨。

      伴随着严重的环境污染,鲁尔区在上世纪70年代开始了衰退,大量的工厂倒闭,失业人数剧增。最终在1979年,德国人开始对鲁尔工业区的改造,经过20年的改造,鲁尔区如今已经成为工业区转型的典范。何伟文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上世纪80年代,他曾在德国鲁尔工作,“经过这些改造,其实80年代的时候,整个鲁尔区已经重现蓝天白云,火车经过再也不会看到黑烟了。”

      对比德国鲁尔的经历,沈阳和曾经的鲁尔的确有诸多相似之处。新中国成立初期,辽宁一度被称为“共和国装备部”,为全国输出了工业领域的多项“第一”。而沈阳的铁西区更是中国制造业起步的标杆,因而被称誉为“东方鲁尔”。

      现如今,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传统的老工业基地东三省的经济增速放缓。根据2015年经济数据,沈阳所在的辽宁省,其GDP增速仅为3%,全国排名倒数第一。今年第一季度数据显示,辽宁还是全国唯一一个同比下降的省份。环境和失业问题也冲击着东北。东北近年来雾霾越来越严重,同时曾经闻名遐迩的铁西工业区,一度3000户工业企业停产,有13万人下岗失业。

      面对这样的情况,中国政府也开始了对传统老工业区的改造。2015年5月,国务院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东北作为老牌工业基地,首先受到改造。

      “鲁尔转型的经验不仅可以和中国分享,更重要的是,中国经济正在转型发展,需要新的经济增长点。”张建平分析说。现在,中国正是希望通过中国制造2025战略,来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因此,这次默克尔访华,单从沈阳和鲁尔的对比来讲,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整个辽宁以及东三省的经济地位远远不如以前了。因此默克尔访华更重要的意义是促进中国制造2025和德国4.0的对接与合作,以此来加快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何伟文说道。他认为辽宁的中德装备园就是很好的合作例子。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德国的鲁尔和中国的沈阳有着诸多相似的经历,张建平也指出了沈阳以及东北在经济转型中与鲁尔的不同之处。“鲁尔工业区的绝大部分企业,都是属于民营与私有的企业,而东北传统工业区的大部分企业都是国有企业。因此,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鲁尔区的改造主要是依靠市场的力量,淘汰落后的产能。但是东北经济的转型,则必须是把市场和政府的力量结合起来,需要靠二者的双重力量。”

      德国有技术,中国有市场

      今年1月,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半年后,辽宁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辽宁行动纲要》,并于今年正式开始实施。根据该文件,提出重点发展高档数控机床、机器人及智能制造装备、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与高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等15个重点领域。如今辽宁省已经有50家企业纳入了“中国制造2025”的试点名单。

      同时,沈阳通过和德国的合作,极大地促进了当地老工业基地的转型发展。沈阳中德装备园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李宝军上周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曾表示,“越来越多的德企深度融入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中来” 。目前,进入中德装备园的各类德企项目已达144个,其中已建成的项目达到了37个。其中,华晨宝马是比较典型的范例,其在沈阳生产汽车已超过130万辆。

      就在默克尔访华结束的第二天,6月15日,在沈阳中国工业博物馆,举行了一场项目对接会,当天就有150多家德国企业来到现场,最后有13个项目落户中德装备园。

      “对于德国来说,现在它正在搞工业4.0,也是需要一些合作的。如今德国的企业正在全世界布局,而我们的经济正在转型,可以为德国提供巨大的市场,同时来到中国发展,是可以减少德国企业的成本的。”张建平分析道。

      何伟文对时代周报记者进一步指出:“现在的智能制造,科学研究都是需要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德国企业来到中国市场,就可以拓宽它的产业链。总结来说,就是德国有技术,我们有市场。不过,在以后中德在沈阳的合作中,还是要看具体的项目的带动效果了。”


    (审核编辑: 智汇小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