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能否成为物联网时代的最佳入口?

来源:智汇工业

点击:2372

A+ A-

所属频道:新闻中心

关键词:二维码 物联网

    “为更好的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请乘客打开手机,扫描车厢中的二维码进行登记!”


    对于这句话,很多人并不陌生,特别是在疫情期间,无论是车站广播,还是巡逻的保安,都会对每一个乘客及用户进行温馨提示。


    受到新冠肺炎的影响,中国物联网得到全面的发展——为了避免用户过多的接触,各类物联网设备全面上线,即可能避免由于用户接触导致的病毒传播。


    然而,二维码成为每一个用户都迈不过去的坎——哪怕不会操作手机的老龄人,为了支持国家的工作,也开始学习如何扫描二维码。


    可以说,在本次疫情期间,二维码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


    然而,二维码能否成为物联网时代的最佳入口?


    起源于日本的二维码


    二维码的起源并不在中国,而是日本。


    在20世纪60年代时期,日本处于经济的高速发展期,各类繁杂的物品在超市中出现。而收营员在处理商品时,需要手动输入价格及相关信息。


    这些重复繁杂的工作导致收营员工作效率较低、出错率搞,且经常出现手部关节等问题。


    而条形码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问题——由于POS系统的成功开发,仅通过光感读取条形码,价格就会自动显示在收款机上,同时读取的商品信息还能传送到计算机上。


    条形码虽然解决了当前的问题,但新的问题随之而来:


    (1)条形码只能识别一类产品,而无法识别单品;


    (2)条形码是可视传播技术。即,扫描仪必须“看见”条码才能读取它,这表明人们通常必须将条码对准扫描仪才有效;


    (3)如果印有条形码的横条被撕裂、污损或脱落,就无法扫描这些商品。


    (4)传统一维条形码是索引代码,必须实时和数据库联系,从数据库中寻找完整的描述数据。


    在此刻,条形码的弊端显露出来,用户急需新的“码”在适应现代的发展。


    而日本电装株式会社旗下从事条形码读取机研发的子公司DENSO WAVE在了解这一需求的情况下,研发小组怀着“一定要满足客户需求”的心愿,投入到了新的二维码的研发之中。


    然而,这个研发小组仅仅有两名科研人员……


    (审核编辑: 智汇小新)

    声明:除特别说明之外,新闻内容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