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电动工具第一大企业泉峰控股香港上市成功

来源:智汇工业

点击:2553

A+ A-

所属频道:新闻中心

关键词:泉峰控股

    2021年12月30日,泉峰控股有限公司(股票简称“泉峰控股”,股票代码2285.HK)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泉峰控股是中国第一大电动工具及户外动力设备(OPE)的全球供应商。尤其是锂电池技术领域的创新,是世界首批于2006年商业化锂离子电池电动工具及于2014年推出高电压OPE产品的企业之一。促使泉峰控股能够快速增长,并占据全球市场领先地位。截止目前泉峰控股全球研发团队拥有680名雇员,分布在中国、德国、英国、美国以及荷兰五个国家的研发中心。泉峰控股目前拥有EGO、FLEX、SKIL、大有及小强五个差异化且广受认可的品牌,覆盖主要地区和细分市场。尤其是泉峰控股的EGO品牌自2013年创立以来获得全球OPE市场的强烈认可。EGO产品系列包括割草机、修枝机、链锯、吹风机、扫雪机被知名评论机构评为美国锂离子电池平台第一名。



    泉峰三十年初心不改:造好工具 助世界一臂之力



    潘龙泉先生, 1963年出生,硕士研究生,泉峰集团创始人、董事长。1988年,潘龙泉从南京大学毕业之后,凭借自身良好的英语能力进入了一家以电动工具进出口贸易为主的国营企业。尽管当时的工作十分舒适,但是潘龙泉却并不喜欢,“在那种体制下,和老板搞好关系是第一要务,我觉得自己还有抱负,不应该在那里虚度时日。”5年后,他辞掉了工作,和两个朋友一起成立了一家经销电动工具的外贸公司,取名为“泉峰”。1996年,潘龙泉在国外的一个电动工具展览会上意外发现,国外的产品都被摆放在最显眼的地方,泉峰的产品却被“丢在”距离垃圾箱不远的角落里。这件事对他触动很大,让他暗下决心——“总有一天,要让泉峰的产品摆在最显眼的地方。”1997年,面对行业同仁的诸多质疑,泉峰毅然从一家贸易企业转型为实业企业。1999年,泉峰开始自建厂房,设备都从日本、德国和瑞士采购。2000年工厂建成后,泉峰很快吸引来了大批外国客户,开始了代工贴牌生产的商业模式(OEM)。该模式使得泉峰在生产及制造方面取得了质的飞跃。2005年,泉峰在中国和欧美市场分别建立了营销和工业设计中心。2005年初,泉峰开始独立研发锂电池动力驱动系统等相关新技术。泉峰在价值链上的升级逐步拓宽了潘龙泉的视野。2003年,泉峰正式筹划针对专业市场(PRO)的品牌“大有”,并于2007年在中国正式推出了“大有”高端自主品牌的系列产品。2013年,泉峰创立了针对平价家装市场(DIY)的“小强”品牌。2010年,潘龙泉成立了并购小组,FLEX很快进入了潘龙泉的视线。2013年9月,FLEX被公开竞标出售。泉峰力压十几家竞争者,成功地将FLEX纳入旗下。2014年,泉峰在北美推出了以自创品牌EGO命名的花园电动工具。2015年,为加快EGO系列产品持续性创新的步伐,泉峰收购了德国技术创业公司Calmdura。2016年,泉峰与博世电动工具签署并购协议,接管博世旗下SKIL 品牌在北美和欧洲的相关电动工具业务。潘龙泉认为:“泉峰将来的目标是要成为与同行的领袖企业博世一样,至少跻身国际市场领先者阵营。”因此,泉峰面对的并非只是中国市场或是欧洲市场,而是全球化的世界市场。2021年,泉峰控股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泉峰作为中国第一、全球领先的电动工具及户外园林动力设备全球供应商,公司从贸易起步,拓展制造业务,构建全球品牌。凭借持续的研发创新、广受认可的品牌组合、高效的全渠道销售网络及纵向一体化的智能制造能力,泉峰控股演绎了行业领先者的发展历程。


    (审核编辑: 小王子)

    声明:除特别说明之外,新闻内容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