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周内,中国机器人上演冰与火之歌——在无锡威孚高科的车间里,全尺寸工业人形机器人“艾德”正扛着6公斤货物在工厂里疾驰;另一边在1800公里外的雄安新区里,成功实施了全球首次机器人低轨道卫星(LEO)远程手术。工业和医疗两大高壁垒领域,同时迎来了机器人场景落地关键突破。[详情]
北欧净零排放:数据驱动决策与能源智能创新助力波尔沃“零排放愿景”
ABB电气位于芬兰波尔沃的智慧建筑工厂是首批迈向净零排放和更可持续运营的工厂之一。自2021年以来,这座占地71,000平方英尺的工厂通过数据驱动决策和创新能源管理相结合的方式,显著降低了能源消耗和排放。[详情]
香港科技大学(港科大)与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宣布共同成立「香港科技大学-比亚迪具身智能联合实验室」,以加速机器人技术、智能制造、自动驾驶及具身智能(Embodied Intelligence, EI)等领域的突破性研究。[详情]
?跨越70天,航行超3万公里!7月7日下午,比亚迪“深圳号”完成跨洋首航,凯旋深圳小漠国际物流港,成为深圳新能源汽车的又一出海里程碑。7月8日,“深圳号”将马不停蹄装载6818辆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驶往欧洲。下半年,随着比亚迪宋Pro、宋Plus在深汕特别合作区量产,小漠港汽车出口有望迎来井喷。[详情]
自动驾驶卡车穿梭在城市之间,自动驾驶出租车一键可约,无人物流车畅通穿行于园区……这些颇具赛博朋克感的景象已经发生在现实生活中,令人不得不感叹新技术让现代交通物流发生巨变。[详情]
华为携手瑞金医院开放核心AI病理模型 AI医疗迈入协作新纪元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医院附属瑞金医院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共同宣布,将其联合研发的RuiPath病理大模型中的核心视觉基础框架,此模型包含肺癌、结直肠癌、甲状腺癌、胃癌、前列腺癌等中国七大高发恶性肿瘤(覆盖全国每年约90%的新发癌症病例)的多癌种测试数据集,正式向全球开发者社区开放源代码。[详情]
优必选“人形机器人”再度落户四川自贡:先进人工智能技术已与城市特色融合转为实际应用
7月6日,优必选人形机器人组装测试运维基地项目成功落地自贡,签约成功。据悉,项目计划总投资约2.5亿元。2024年6月,优必选(自贡)双总部及机器人研发生产基地项目落户自贡。本次签约,将加快推动自贡人工智能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延伸、加速发展壮大。[详情]
MIT团队推出首台芯片级3D打印机,纯光固化树脂技术实现手持打印
7月6日消息,麻省理工学院(MIT)与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联合开发出了全球首款芯片级3D打印机原型。相关成果已发表于《自然》子刊,团队下一步将开发可单步全息固化的光子芯片系统。[详情]
7月4日,在中国质量俱乐部举办的质量管理研讨沙龙上,格创东智QMS产品事业部总经理赵志发表《AI赋能质量管理》的主旨演讲,系统阐述工业AI如何突破传统质量管理核心困局。同时针对质量管理AI升级,赵志提出“数据治理×模型开发×系统自治”的三阶段实施路径与AI质量预测与管理的实证案例,为百余家质量生态圈技术首脑提供AI+质量管理实施途径。[详情]
?2025年7月3日,百利天恒与迪哲医药这两家科创板创新药企业,以新药管线的重大突破,展现了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蓬勃活力与创新实力。[详情]
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明确矿山“五职”矿长和“五科”相关人员范围。7月3日,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发布《关于明确矿山“五职”矿长和“五科”相关人员范围及相关要求的通知》,明确了矿山“五职”矿长和“五科”相关人员范围及相关要求。其中,“五职”矿长是指矿长、总工程师和分管安全、生产、机电的副矿长,上述5人必须有主体专业大专以上学历且有10年以上矿山一线从业经历。[详情]
?7月3日,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人工智能融合应用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产业界的众多专家就AI技术创新如何有效支撑行业场景需求,打通从技术突破到大规模应用的路径展开探讨。会上,针对市场上广为流传的具身智能领域新秀自变量机器人“不做本体产品”的说法,自变量机器人创始人兼CEO王潜表示,其自研的轮式底盘双臂人形机器人将在今年第三季度发布。[详情]
在江淮汽车与华为联合打造的尊界超级工厂,超过1800台智能机器人作业,实现冲压、焊装、涂装、总装车间全面自动化与数字化,借助自研算法及工业级监控机器人,对1500个关键点进行AI视觉检测,对外观微小瑕疵的检测精度可达0.2毫米。[详情]
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与消费观念转变,年轻群体和老年群体对宠物陪伴需求日益增长,养宠人数持续攀升,再加上政策大力支持,宠物经济迎来了高速发展期。[详情]
此次推出的全新机器人系列在ABB机器人上海超级工厂生产,解决了电子行业、消费品行业和通用工业等高增长领域的多维度自动化需求,包括从基本的物料搬运到涂胶、抛光等精密应用。所有系列均搭载ABB机器人的OmniCore?单一控制器平台,该平台将实现人工智能、传感器、云计算和边缘计算系统的全面集成,创建先进和自主的机器人应用。此次战略扩张正值中国中端机器人市场高速发展期(2021-2024年 CAGR: 24%)。[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