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4.0还没完,德国为何又追起工业5.0?

来源:智汇工业

点击:1568

A+ A-

所属频道:新闻中心

关键词:工业5.0

    物联网、机器学习、虚拟化与大数据分析,这些如今耳熟能详的词汇,都可视为描述“工业4.0”生态系的一环。但当工业4.0这个概念在2011年提出时,德国外贸与投资局数字服务部副主任夏尔玛(Asha Maria Sharma)回忆,“许多国家都来询问我们在做什么?”显然当时业界搞懂的少之又少。

    经过11年发展,工业4.0的影响力已超越工业范围。据德国联邦通信暨新媒体协会(Bitkom)调查,到了2021年,已没有受访企业认为工业4.0与自己无关。



    在能源危机中,工业4.0进程为制造业打下的基础更显珍贵。德国工具机大厂、工业4.0先驱MAG总裁肖宁(Sebastian Schöning)认为,数字化是节能的先决条件,“如果没有资讯透明,你就无法得知哪些环节可以节能”。



    数字化的好处不仅止于监控、优化系统运行,或是进行预测性维修,还能协助做出更智能的产能决策。例如,德国电气连接及自动化厂商魏德米勒(Weidmüller)的射出成形生产线配备的通信组件,便能及时获知欧洲电力交易所(EPEX)现价,算出每单位的能源成本,在电价走低时增加产量。



    俄乌战争与疫情都对工业4.0带来新冲击



    进入2023年,当年的环境挑战既未褪去,还增添了更多地缘政治的变量,减碳绿化的压力也更加庞大。新冠疫情与俄乌战争冲击,更使得无数企业意识到数字化已是不得不走的路。在心态上,这无疑是加速工业4.0进程的催化剂。



    电源供应商全汉(FSP)德国分公司总经理严谦和直指,俄乌战争与疫期热钱带来的通胀、欧元汇差等冲击,都在提升企业基础经营成本,尤其是占据公司最大支出的人力薪酬,“我们估计整体成本将提升10~15%,这是一大挑战”。



    电源供应商全汉(FSP)德国分公司总经理严谦和(左)及总经理郝本寒(Bernhard Haurenherm)。



    但严谦和也表示,在能源危机打开的长期性绿色能源商机中,短期波动应是可克服的,长期性的挑战,来自于中国厂商的低价竞争。对此,全汉在2022年中决定于德国成立研发中心,就是为了加强当地服务品质,巩固台厂在欧洲市场的关键竞争力。他解释,与客户合作,从头打造绿色能源交通工具的专用充电器,整个过程可能要花上两、三年,“但这样我们就不会被换掉”。



    拥有不少国际业务的MAG,也才正从种种冲击中摸索新的生存之道。俄乌战争爆发后,原先可贡献营收近15%的俄罗斯市场可说是瞬间归零。电动汽车转型,也带来设计与生产的新考验。



    德国街头的电动汽车充电站。


    肖宁指出,在这样的市场条件中,敏捷、弹性的行动力是关键。要提升企业行动的敏捷性,驱动员工的领导力、厘清目标与任务内容的执行力,以及监控计划后续发展,三者缺一不可。



    工业5.0已将起



    工业4.0不是一个有始有终的计划,最终是德国工业的全面性升级。对许多企业来说,工业4.0都还是奋力适应中的近未来,但工业5.0也已蓄势待发。也是在4.0路上的德国企业,近期即起实践的新趋势。



    什么是工业5.0?根据欧盟描述,工业5.0将是在4.0的技术基础上,强化永续与人本价值。虽然,工业4.0在概念发展肇始,也将节能减碳视为保护环境的途径。在10多年的发展中,它主要是一个科技中心、增长导向的工业模型,而许多专家认为这已经不够了。



    工业4.0不是一个有始有终的计划,最终是德国工业的全面性升级。(Source:Unsplash)


    在气候变迁、资源紧缩的环境变化中,经济体与社会面临的挑战日渐复杂,需要比工业4.0所强调的科技力更加全面性的转型升级,来提升工业韧性。这在新冠疫情、战争的突发性考验中,更显关键。


    重视环境与员工福祉并不是新概念,但将它们置于工业模型的核心定义中,昭示着一个不再以生产性能与盈利增长为主要目标的永续企业形态,可说与日本在2016年提出的“社会5.0”愿景息息相关,同样期盼着本质性的典范转移。


    在人机协作的背景中,工业5.0的重点不会是员工该如何适应、使用新技术,而是这些新技术可以为员工做些什么。例如,机器可以不间断地精准执行物理性任务,让协作的人类伙伴得以专注于创意思考上。


    这股潮流反映了德国、欧洲近年企业价值观的转变,将不会仅限于工业,最终是整个社会的转型与升级。


    (首图来源:shutterstock)


    (审核编辑: 智汇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