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在颠覆中应用,还是在应用中颠覆?

来源:中国网

点击:1150

A+ A-

所属频道:新闻中心

关键词: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是热点,但不是概念。既没有想象中的变幻莫测,也没有远离现实。确实有应用条件的限制,但也有很多先驱在探讨它的真实应用场景和行业应用。人工智能不会像互联网那样在一旁独自酝酿,待到风起时翻云覆雨,它带来的变革,注定要与传统行业深度融合,这在2016年已经得到很好地展现。文章将描述人工智能+行业2016年整体应用现状和应用前景,并选取代表行业进行说明。

    2015年冬天,人工智能以极其迅猛的势头扑面而来。2016年春天,李世石和AlphaGo的人机大战更将人工智能推上万众瞩目、无其他热点能及的位置。如今换了名字的master又已经连续战胜顶尖高手,获胜60场,这是人们最熟悉的人工智能应用场景。

    人工智能最早被畅想出来是希望机器能通过学习掌握人类的知识,从而替代人类完成部分工作,显然不止于下棋这一件事。由于人类是一个有感知、有思考、有创造、有决策、有反馈及操作能力的系统,人工智能也需要逐步去实现,最终能否成为一个与人类能力相近的系统,还有待科学家们持续的创造和突破。

    人工智能目前仍处在模拟智能阶段,机器通过学习模仿人类,还不能进行语义理解、决策和创造性发挥。当下应用的人工智能无论是行为主义(以机器人(300024,买入)为代表)、连接主义(以神经网络和深度学习的应用为代表)还是符号主义(以专家系统为代表)流派,衡量标准都是机器的“表示、推理和学习”能力,目前占上峰(主流)的连接主义还较难解决演绎推理和认知学习的高阶需求。在此条件下,异化大脑(多层、大规模神经网络系统)的运算基础是数据、深度学习算法和计算能力。

    在认知智能的算法突破之前,人工智能+任何行业的应用都需要感知,通信连接和处理控制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感知和处理控制都需要硬件载体。因此,2016年人工智能的整体应用重点之一是基础平台建设,包括协议、专属芯片、底层计算资源和数据资源的建设,以及数据的消费(场景和交互模式)和处理方式拓展。以谷歌、FACEBOOK、微软、高通、百度、阿里为代表的国内外科技巨头的布局均在以上相关领域。

    图1:人工智能+行业应用三大基础

    由此可以推断,人工智能的发展无论从数据积累、技术突破、基础搭建还是应用探索都不是一个短周期的过程,想象中的颠覆式变革需要逐步实现。人工智能同样是人类理性应用工具和技术等先进手段追求利润最大化和效率的探索之一,其发展必然受政府、科研机构和企业等共同推动。人工智能与传统领域的结合也会越来越紧密。不一定是人工智能+,更多是传统领域+人工智能,因此很难去评估人工智能市场的规模有多大,除了提供人工智能解决方案的企业,更难清晰界定人工智能企业的范围。


    (审核编辑: 智汇小蟹)

    声明:除特别说明之外,新闻内容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