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纽约客》刊登了彼得·施泰纳创作的漫画(如上图)这则漫画中,坐在计算机前的一条狗对地板上的另一条狗说“在互联网上,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彼时互联网刚刚兴起,其虚拟和匿名属性让人们可以充分隐匿自己,但互联网后来的发展让现实与虚拟,人类与机器间的界限愈加模糊。
企业管理顾问华伦·贝尼斯(Warren Bennis)曾讲过一个笑话。他说,未来工厂里需要一个人,一条狗和机器人。人是要喂狗,狗是要看住人,不让他碰机器。
如今“智能时代”“自动化”浪潮涌起,沃特美逊负责人戴妤红接受Miss X访谈时表示说:未来的智能工厂,我个人的理解应该会是CRM+ERP+PLM+MES+终端自动化(包括上加工自动化、上下料自动化、检测自动化、物流自动化、包装自动化等)等数据流的打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制造。
人机共舞,产业升级“风口”
自20世纪60年代初第一代机器人在美国问世以来,工业机器人的研制和应用发展迅速,在生产中应用日益广泛,已成为现代制造业重要的高度自动化装备。如国际机器人联合会近期发布报告,我国工业机器人未来10年年增长将达25%以上,今年市场销量预计达10万台,工业机器人保有量超过40万台。相关研制企业超过50家,产业规模达800亿元。正如世界机器人产业联盟执委会委员表示“转型升级离不开机器换人,这是产业发展趋势。”伴随着市场对产品品质要求的提升,机械化更是推动中国制造迈向中高端的重要趋势。
据相关数据显示,2014年开始中国工业机器人使用量大幅攀升,约占全球25%;至2016年已占全球33%左右;2017年有机会突破35%。同时,工信部数据表明,2015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约6.85万台,2016年增长至7.2426万台,2017年有机会突破10万台。中国成为全球工业机器人最大的市场。
扎根于全球智能机器领域中,宁波沃特美逊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一家致力于向客户提供优质先进的自动化制造装备和自动化整体解决方案的高新技术企业,其位于国家首个“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浙江宁波,以“成为工业自动化细分领域的专业人士”为目标,先后被誉为宁波市科技创新协会理事单位、2014-2016科技成长性小微企业、镇海区企业工程技术中心;并在2015年荣获第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优胜奖及高新技术企业称号。
围绕市场需求与国内外现状,沃特美逊前期做过大量调研,表现为三方面:
第一,劳动力水平远低于市场需求,供不应求: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廉价劳动力的供给正在枯竭,这与逐年增长的工厂目标背道相驰。
第二,产业国际化矩阵,竞争剧烈化: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调研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平均水平为每一万个工厂工人拥有不到50台机器人,而德国和日本约为300台,韩国为500多台。对于智能机器的需求,国际相应市场约为80亿至100亿,工业机器人占比最大。
第三,政策助力:随着全球经济的明显增长,中国先后出台了多项利好政策,如《中国制造2025》 规则落地,明确表示将工业机器人列入大力推动突破发展十大重点领域之一 、2014年8月浙江省经信委关于2014年加快推进“机器换人”工作的意见、2015年11月《机器 人产业“十三五”发 展规划》草案已基本制定完成 、2016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 (2016-2020年) 、2017年2月起实施《工业机器人行业规范条件》。
面对智能自动化趋势及国内市场激烈的竞争力,沃特美逊负责人戴妤红在采访中表示,“人工成本越来越高,我们用机器人自动化代替;人工流动性强,水平参差不齐,我们用机器人自动化代替;重复性高,劳动强度大,危险系数高等,我们都可以用机器人来完成人工不愿意或者不值得做的工作。”
“而我们的优势是不仅仅解决上述工业自动化的基本问题,更能为制造企业提供一整套数字化车间的整体解决方案,同时我们公司内部建设了一套开放共享机制,为公司员工(工程师)搭建平台,让他们更好地展现能力,相互协作,创造价值”戴妤红讲到。
让智能制造,从概念走向现实
随着自动化需求提升,工业机器人市场的不断拓展,除了传统应用外,机器人在多领域实现了广泛应用,使智能制造与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从概念走向现实。
沃特美逊拥有一支由60位专业人士组成的研发团队,成员皆是国内外高校人才以及行业的顶尖人才,具有一定的创新研发能力,其研发的项目已达到国际水平。自2012年创办以来,宁波沃特美逊自始至终专注于两轴无心磨机械手的研发;2014-2015年开始研发数控车床桁架机械手;2016年向大型桁架机械手转型。
5年的深厚积淀,使沃特美逊对生产桁架机械手方面,有着独到且专业的研究,目前经营有高端精密滚齿型机械手、多联桁架机械手、高速专用双Z轴机 械手和大型龙门机械手等多系列产品。
针对智能机器人应用与导入受人才因素影响,国内众多企业缺乏标准化平台与数字化平台等基础设备等问题,沃特美逊出台工业4.0客户方案,自2017年以来致力于提供无人工厂整体解决方案。
即通过“MES系统+上下料自动化+检测自动化+物流自动化”的整套解决方案,节省人工成本,提升效率;检测自动化可实现产品全检,确保出厂合格率,如果再配合刀具寿命管理系统和自动补偿技术,可大大提高制造企业产品质量和稳定性,减少损耗,降低人力成本,提升竞争力。
“规模化生产与市场订单是成正比的,受经济水平的发展限制,国内众多企业机器人渗透率较低。对此,如何看待?”针对这一问题。沃特美逊负责人戴妤红回答道。
“国内企业机器人渗透率确实还不高,尤其是中小型民营企业,目前更多处于尝试阶段。然而,我们看好这个市场前景,随着人工成本不断增长,一旦企业尝到机器人自动化带来的甜头后,便会得到迅猛推广。再加上产业的规模效应,机器人会变得更加亲民,我们目前的产品实现标准化、模块化,在不久的将来发挥规模和灵活两大优势。”
在商业模式方面,沃特美逊分“四步走”战略:
1、通过直接销售;
2、先租赁再销售;
3、机床厂代理;
4、第三方租赁打包整体销售。
在未来规划方面,沃特美逊有着清晰的发展路径:
1、在机械手系列方面,实现标准化、模块化,降低成本;
2、在非标自动化系列方面,打造专业化定制化、智能化;
3、在无人化工厂方面,致力于实现自动化连线,自动化检测等目标。
在未来,致力于实现“融合机器人的自动化生产线”、“样板实体工厂”、“无人车间布局”、“自动化监测”
(审核编辑: 智汇张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