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器人需求上涨 日本工厂忙扩产能

来源:Technews科技新报

点击:1101

A+ A-

所属频道:新闻中心

关键词:机器人 日本工厂 自动化

    为了解决严重的缺工问题,中国企业越来越多选择引进自动化设备,这也连带让日本的工业机器人有了爆炸性的成长。

    日本经济新闻报导,根据日本机器人协会(JARA)统计,相较起去年同期,2017 年 1~3 月间会员出口至中国的工业机器人总额上升了 48.3%,达到将近 457 亿日元(约人民币27.5亿元)。

    日本机器人协会预估,包含会员与非会员在内,2017 年日本的机器人总产值将有望达到创纪录的 7,500 亿日元(约450亿元人民币)。

    日本机器人产业能有这样的成长,主要是受到中国厂商的需求所推动。

    中国制造商已经找到了几个缺工的主因:第一,随着城市地区逐渐发展扩大,越来越多农民工(migrant workers)能在城市找到工作并定居;第二,在一胎化政策下长大的劳工,有避开制造业就业的倾向。

    为了填补这块缺少的劳工空白,加上中国政府对此提供的相关补助,越来越多中国厂商选择导入自动化生产,不但能帮助维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更能确保生产流程安全。

    为此,日本机器人与自动化设备大厂都正在加紧努力,希望能够搭上这波热潮,就像是瑞士商艾波比(ABB)一样,发那科(FANUC)也计划 2018 年在重庆市建立销售和客户中心,同时做为相关机器人的展示场。

    不仅如此,安川电机(YASKAWA)、不二越(NACHI)也都有了动作;安川将扩大在江苏省常州工厂的产线,预计至 2019 年底前达到月产量 1,200 台、产量翻倍的目标,不二越则是打算在 2018 年底在新设的中国工厂投产,扩大三倍产能,达到每月生产 1,000 台的目标。

    在面对缺工问题上,中国企业愿意大量引进机器人的态度算是十分少见,安川电机社长小笠原浩就表示,尽管日本也面临着低生育率与劳动人口萎缩的问题,但日本的食品及相关制造厂商,还没有认真看待引进自动化取代人力的需求。

    除此之外,企业对物联网(IoT)的兴趣也是推升机器人需求的动力之一,根据国际机器人联盟(IFR)的统计,2015 年全球工业机器人的总销量为 24.8 万台,较前年提升了 12%,已经是连续三年刷新纪录。

    只是中国这样的自动化热潮能够持续多久呢?

    日本川崎重工(KAWASAKI)机器人事业部的负责人桥本康彦承认,他对中国政府在自动化方面补贴的发放时限有些担心,但他认为至少在未来几年内,这个支持能够持续下去。

    川崎重工计划在 2018 年 3 月之前,将中国主要工厂的产能提升 80%,达到年产能 7,000 台的目标,他们相信市场仍有足够的空间发展,不仅仅是工厂产线,川崎重工认为机器人在医疗、照护领域也十分有潜力。

    (审核编辑: 智汇张瑜)

    声明:除特别说明之外,新闻内容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