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DReports发布的市场研究报告显示,世界飞机健康监测市场预计将从2018年的37.4亿美元增长至2023年的54.3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达到7.77%。飞机健康监测市场报告分为飞机类型、运营时间、机载配置、解决方案等部分。[详情]
7月21日,由航空工业哈飞研制的AC312E直升机圆满完成稳定性试飞,标志着该型机适航验证试飞又迈出重要一步,距离开展局方审查试飞仅剩余20小时的飞行任务。[详情]
2018年7月5日-波音公司(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BA)与巴航工业(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ERJ;圣保罗股票交易所代码:EMBR3)共同宣布:双方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将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共同促进全球航空市场增长。[详情]
近日,航空工业昌飞举行了数控系统实验室启动仪式。实验室不仅能提供培训、试验、维修保养等基础功能,还将能够实现多种智能制造应用。[详情]
中国台湾地区空军目前装备的航空武器装备大部分为进口或许可生产,主要来源是美国和法国,同时对台湾本岛自主研制寄予厚望,希望能够对外购装备形成有力补充。[详情]
近日,中国民航总局向中国航空工业西锐飞机公司颁发了第六代G6三个飞机型号SR20/SR22/SR22T的型号认可数据单(CAAC_VTCDS_No.VTC0174A_Rev.9),这标志着全新一代的西锐SR2X飞机在中国境内办理三证,以及后续飞行、运营有了法规和技术保证。[详情]
6月29日,航空工业哈飞运12F飞机在大庆萨尔图机场完成自动飞行控制系统FAA(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局方评估试飞和AEG(航空器评审)评估,标志着该系统各项性能满足FAA局方适航条例和AEG要求。[详情]
近日,复合材料机翼典型盒段静力和损伤容限试验在中国商飞北研中心全部完成,验证了结构设计方案和强度分析方法,满足CCAR-25-R4相关适航条款要求,标志着我国已经掌握满足国际民机适航要求的大型民机复合材料主承力结构强度验证能力,为后续复合材料机翼全尺寸盒段静力和疲劳/损伤容限试验奠定了坚实基础。[详情]
水陆均可起降,起飞距离200米,续航超过1000公里,上海奥科赛公司的“风翎号”7月4日早上在上海浦东滴水湖成功首飞,并举办了大客户预售签约。[详情]
总部位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飞机管理公司 MNG JET近日选择了霍尼韦尔为其日益壮大的机队提供GoDirectTM数据链服务及客舱互联服务。按照服务协议,MNG Jet将采用互联服务升级旗下机队,包括改善驾驶舱通信、提高飞行效率以及为客舱提供稳定的高速Wi-Fi服务等。[详情]
6月14日,哈飞公司运12F飞机在建三江湿地机场完成自动飞行控制系统局方验证试飞。这是运12F飞机的又一里程碑节点,标志着运12F飞机自动飞行控制系统各项性能符合CAAC(中国民用航空局)适航规定,可以装机使用,该型号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详情]
近日,一飞院标准工艺材料设计研究所和质量适航安全部组织了针对运20飞机某项材料的产品PCD(过程控制文件)书面审核,这也是我国军工行业中首次开展的材料生产过程控制审核。[详情]
作为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领域之一,水污染防治正进入攻坚期。为此,各地近期正加快出台水污染防治攻坚路线图,同时强化水污染防治考核和督查的工作。[详情]
5月31日,中国民用航空江西航空器适航审定中心揭牌暨“江西快线”颁证仪式在江西南昌举行。这是继北京、上海、沈阳、西安之后设立的第5家适航审定中心,有助于推动江西航空产业跨越发展。[详情]
6月5日,第五届航空工业“科技月”活动启动仪式上,航空工业科技质量部向大会汇报了航空工业2050年航空科技发展战略研究与“十四五”规划论证工作总体安排。[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