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关于统筹和加强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的指导意见》(环综合〔2021〕4号)《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污许可领域协同推进碳减排工作方案》要求,充分发挥规划环评效能,10月28日,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在产业园区规划环评中开展碳排放评价试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选取具备条件的产业园区,在规划环评中开展碳排放评价试点工作。[详情]
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能源产业发展年会组委会主任刘吉臻在第五届中国能源产业发展年会上表示,实现“双碳”目标是一项十分紧迫、艰巨的任务,也必然是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科学规划,制定好不同时期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实施路径。[详情]
本月起,宁夏回族自治区已正式启动为期180余天的冬春季大气污染攻坚行动,将分别从严控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治理“四尘”污染、应对重污染天气等六个重点方面,加强工业企业、燃煤、机动车污染治理以及秸秆禁烧和扬尘管控等措施,全力减少污染天气,增加优良天数。[详情]
重污染天气来袭!2省5市发布“停工令”!唐山企业受影响最广!
近日,河北、山东等多区域先后发布重污染天气预警。唐山市、衡水市、秦皇岛市、临沂市和淄博市均启动重污染天气橙色预警。[详情]
唐山市政府发布关于启动重污染天气Ⅱ级应急响应的通知,10月27日20时起,钢铁、焦化、水泥等多个行业均需执行停产限产措施[详情]
10月18日,杭州亚运低碳氢电耦合应用示范项目在浙江杭州钱塘区正式启动建设。这是浙江省首个融合柔性直流、氢电耦合、多能互补的低碳园区。[详情]
近日,国际能源署(IEA)发布《中国能源体系碳中和路线图》,预测中国都能够成功完成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详情]
日前,从南方电网公司2021年服务碳达峰、碳中和促进清洁能源消纳专项行动现场会上了解到,今年前三季度,南方五省区累计消纳清洁能源超5400亿千瓦时,可再生能源发电利用率达99.81%,同比提高0.22%,基本实现清洁能源全额消纳;新增新能源装机331万千瓦;实现电能替代电量281.4亿千瓦时,同比增加5.7%。[详情]
《云南省淘汰落后和推动低端低效产能退出工作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
10月13日,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关于向社会公开征求<云南省淘汰落后和推动低端低效产能退出工作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意见建议的公告》称:为贯彻落实相关要求,云南省将围绕钢铁(炼钢、炼铁、铁合金)、建材(水泥熟料、平板玻璃、粉磨站、石灰窑)、石化化工(焦炭、电石、黄磷、烧碱)、有色金属(电解铝、铜铅锌锡冶炼)等六大高耗能行业,出清技术方面落后产能,依法依规关停退出能耗、环保、质量、安全不达标和生产不合格产品的落后产能,分行业有序退出“限制类”产能。[详情]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碧水保卫战2021年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到2021年底全省水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黄河流域水质不断好转,长江流域水质保持优良,111个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劣V类比例达到国家要求,33个纳入国家考核的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100%。[详情]
10月12日,宁德时代公告,公司拟由控股子公司广东邦普及其控股子公司在湖北省宜昌市姚家港化工园田家河片区投资建设邦普一体化电池材料产业园项目,项目投资总金额不超过人民币320亿元。主要建设具备废旧电池材料回收、磷酸铁锂及三元前驱体、磷酸铁锂、钴酸锂及三元正极材料、石墨、磷酸等集约化、规模化的生产基地。[详情]
10月12日,吉电股份与京东集团在北京举行会谈。吉电股份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才延福,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工业公共业务负责人孙志祥参加会谈,双方围绕加强综合智慧能源等方面合作进行深入交流并达成共识。[详情]
近日,山西省工信厅印发《山西省绿色制造2021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全面统筹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2021年培育40余户企业、3个工业园区达到工信部绿色工厂和绿色园区标准,培育20个以上产品达到绿色设计产品标准,推进2个企业打造绿色供应链,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进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建设。[详情]
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员会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处副处长林淦介绍,2020年,全市万元GDP能耗达到0.21吨标准煤,始终保持全国省行地区最优水平,“进入新发展阶段,绿色北京建设仍旧任重道远,在全国率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对全市绿色低碳发展提出了更高的目标要求。”林淦说道。[详情]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若干措施的通知
陕西省人民政府近日印发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若干措施的通知,通知指出加强城市物流配送、邮政快递等领域要优先使用新能源汽车。强化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溯源管理,积极推进废旧动力电池循环利用项目建设。加强新能源汽车充换电、加氢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