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光伏组件是光伏电站最重要的设备之一!本文将对光伏组件进行全方位的介绍。 [详情]
钛酸锂电池存在的主要挑战主要包括,如何提高钛酸锂的电子电导率及其快速充电响应、如何进一步提高钛酸锂电极的理论容量、如何解决钛酸锂界面化学引发的胀气问题,以及如何优化设计全电池以实现钛酸锂的优势等。 [详情]
锂离子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高、寿命长、环保等特点,已经在电动汽车中获得应用。但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组的容量大、串并联节数多、安全工作区域有限,需要电池管理系统对其进行有效控制与管理。 [详情]
上一篇给大家分享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现状以及未来可能的方向,篇幅有限,今天就接着给大家带来负极材料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详情]
球形触点陈列,表面贴装型封装之一。在印刷基板的背面按陈列方式制作出球形凸点用以 代替引脚,在印 刷基板的正面装配 LSI 芯片,然后用模压树脂或灌封方法进行密封。也 称为凸 点陈列载体(PAC)。引脚可超过200,是多引脚LSI 用的一种封装。 [详情]
光伏电站系统效率描述了光伏电站接受辐射能量到最终的输出电能的转换效率,是反映光伏电站综合发电能性能的效率指标。实际电站在运行中,由于自然环境的因素、设备性能的因素以及人为因素等,导致同一电站在不同时间段以及相同配置的电站在不同区域,实际每天日PR体现出的较大差异。 [详情]
去年10月,《四轮低速电动车技术条件》国家标准正式立项,相关政策导向之一是动力系统从铅酸电池升级为锂电池,这一导向在业界引起了较大的反响。那么,低速电动车的锂电化过程会带来哪些机会和挑战?锂电池升级是否会让低速电动车企业得到一次升华的机会呢? [详情]
目前国内HIT发展刚刚起步,有报道称,福建金石能源于2016年12月19日举行了HIT高效电池项目竣工验收投产仪式,该项目是国内首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效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生产线。 [详情]
据SDI内部人士的评论分析,手机电池起火的原因是由于电池R角位出现了导致正负极短路的问题,电池采用卷绕工艺制作,使用的是常规的液态锂离子电池电解液。 [详情]
低速电动车标准草案中有两条主线,即“符合安全要求”和“使用锂电池”。本文主要结合纯电动汽车的技术特点,分析为了达到安全要求,低速电动车的车身及动力电池布置需要重点考虑的技术问题。 [详情]
随着直流输电技术的发展,直流电缆输电方式在未来电能传输中将发挥重要作用,而直流电缆输电技术发展的关键在于电缆绝缘材料的突破。针对传统交联聚乙烯绝缘存在的不可回收再利用、工作温度有限和加工工艺复杂等缺点,开发环保型直流电缆绝缘材料显得尤为必要。 [详情]
早期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是使用锂金属负极的但是为什么后来不用了呢?就是因为一直没有解决负极锂枝晶的问题,而且因此带过太多的安全事故之后电池届才不得不放弃这一理想的负极材料。 [详情]
自2016年9月,雷诺对ZOE的电池进行了一次升级,电池包总电量提升到45.6kwh(估计),官方可用电量为41kwh,NEDC工况下续航里程 210km, 实际情况下的续航里程约300km,电池包总重量305kg,PACK比能约149.5Wh/kg。 [详情]
电池的能量密度基本由电池的正负极决定的,但光是正负极活性材料也不能保证电池能发上电,得有很多非活性物质,比如导电辅助剂、活性粉末之间的粘结剂、隔离膜、阴阳极的箔材、绝缘固定的胶纸、外边铝塑膜壳子或者钢铝壳等等。 [详情]
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分布式光伏发电规划指导和监督管理;地方能源主管部门在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指导下,负责本地区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和监督管理;委托国家太阳能发电技术归口管理单位承担技术、信息和工程质量控制工作。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