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颁布的《交通运输科技“十三五”发展规划》指出,中国将实施交通运输领域“互联网+”行动,全面提升智慧交通发展水平。作为一家在交通和基础设施领域具有丰富项目经验和大量软硬件技术的互联工业企业,霍尼韦尔认为“万物互联”正成为大势所趋,物联网在交通领域的示范应用未来将朝着更安全、更高效、更洁净的方向发展。[详情]
全球领先的电力和自动化技术集团ABB宣布将为中远航运旗下的“祥瑞口”号半潜船安装船载运动监测与预报系统,为其高效、安全运行提供决策支持。[详情]
根据PEST分析模型以及对行业研究经验对智能交通行业在国际和国内的经济环境全面深入分析,分析智能交通行业政策和相关配套动向。[详情]
在乘用车领域,车联网最初走进车生活,基本都是以一键通和实时路况作为突破口的。[详情]
21世纪将是交通智能化的世纪,除了汽车本身的科技配置智能化之外,道路、指示灯、停车场等基建设施也将走上智能化进程。在这里,小编与大家扯一下我们未来交通环境智能化所带来的改变。[详情]
过去的五年,中国高铁从5年前事故创伤的阴影中艰难走出,一步步成为科技界屈指可数的产业化重器,成为老百姓和领导人引以为傲的国家名片。[详情]
日前,滴滴出行的创始人兼CEO程维在北京国家行政学院,为400多为来自全国各地的中青年干部作了一场题为“分享经济发展中国”的报告。[详情]
京珠高速、沪蓉高速、京沪高铁线、京广高铁线…一条条贯穿中华大地的交通线路相继投入运营,在刚过去的“十二五”建设期间,“五纵五横十联”综合运输网基本形成,完成了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超过12.5万亿,截止2015年底,中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接近12万公里,远超美国,位居全球第一.[详情]
本文以区域城市群的交通管理作为焦点议题,从城市交通、城际交通两个角度讨论对智能交通管的需求。[详情]
中国智能交通发展的建设,总体上取得了积极的成果,在许多城市和交通运输的各个行业都得到了成功的应用。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ETC已经在全国应用,按照国家标准建设的ETC已经覆盖了全国29个省市,开通了7000多条ETC的车道,用户已经超过了1300多万,并且已经实现了东部14个省市跨省联网运行。[详情]
尽管半导体巨擘英特尔(Intel)深陷在全球缩编、裁员风暴当中,但它在全球的布局脚步却也没停下来。在全球科技业都积极抢进车用市场,为无人车技术发展做足准备之际,《华尔街日报》报导,英特尔收购了机器视觉初创公司Itseez,未透露收购价格。此项收购符合英特尔进军物联网以及无人驾驶领域的策略。[详情]
罗拉多州丹佛市的一家小制造商推出了一款全新的全电动飞机,这意味着现今横扫汽车领域的电力革命将在不久后来到航空领域。[详情]
中国交通运输部副部长戴东昌5月18日在德国莱比锡表示,作为实现中国“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达峰”自主目标的努力的一部分,中国在“十三五”规划期间将进一步优化交通能源消费结构,推动交通用能“绿色革命”。[详情]
《中国制造2025》提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作为重点发展领域,明确了“继续支持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掌握汽车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核心技术,提升动力电池、驱动电机、高效内燃机、先进变速器、轻量化材料、智能控制等核心技术的工程化和产业化能力,形成从关键零部件到整车的完成工业体系和创新体系,推动自主品牌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详情]
4月28日,由中国工程院、中国中车联合主办的智能传感技术在轨道交通中的应用工程前沿技术论坛在浙江宁波举行。 从高铁上的烟雾报警器,到手机里的运动计步器,再到普通的红外感应控制开关,传感器在生产、生活中几乎无处不在。[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