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哈佛大学研究人员受蛞蝓启发,开发出一种具有超强黏性的医用黏合剂。这种黏合剂黏性强、无毒性,可黏附于湿滑表面,能有效地封合术后伤口,具有广泛的医疗用途。[详情]
欧洲药品管理局(EMA)人用医药产品委员会(CHMP)近日对来自8大制药巨头的10个药物给予了推荐批准的积极意见,包括抗凝血剂Xarelto、四合一HIV药物Symtuza、3个抗炎药、3个PD-1/PD-L1免疫疗法等。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有3个药物来自罗氏。[详情]
甘肃印发“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甘肃省“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指出要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新时期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原则,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不断推进医药卫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详情]
6月21日,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周溪研究员课题组与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秦成峰研究员课题组合作,揭示了RNA干扰(RNAi)通路在哺乳动物中具有抗病毒免疫功能,这对于抗病毒免疫研究来说是重要进展。[详情]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达到59097台(套),同比增长52.3%,其中6月同比增长高达61.1%。国产工业机器人产量大幅增长,这使得制造业生产水平和效率得到大幅提升。[详情]
2017年是中医药产业中长期规划实施的关键之年,《国家中医院法》也于近日落地实施,政策利好不断释放,中药产业将迎来光明的发展前景。[详情]
在全球制药企业纷纷削减研发经费的大背景下,日本京都大学和约70家制药及IT相关企业日前联合组成研究机构,计划开发专门用于研发新药的人工智能,以大幅降低药品研发成本。 [详情]
据外媒报道,近几年来,假肢科学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对软体机器人的研究起到巨大帮助。瑞士研究人员已经证明,被用于制作机器人灵活手臂的相同技术,也可以被用于制作更复杂微妙的人体器官,比如心脏。 [详情]
目前,我国制药行业“智能制造”之路还刚刚开始,所谓“智能制造”、“智能工厂”真正合理与完整的形态和模式并没有形成,医药行业的很多特殊问题有待认真思考和探索,不应该把一些部分或局部的自动化、信息化或智能化的内容作为制药行业整体模式,也不应该把其它行业的一些模式简单地照搬到医药行业。[详情]
为广药创新精神的发源地,白云山制药总厂科研创新水平在广药集团内一路领先。也是凭借创新的精神,白云山制药总厂成为广东改革开放的标杆企业,时任省领导寄语白云山制药总厂解放思想,广招人才,培育创新产品。由此,白云山制药总厂制定了“爱厂、兴利、求实、进取”的企业精神。[详情]
浙江华阳药业有限公司研发的重组艾塞那肽—人血清白蛋白融合蛋白(E2HSA)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将2个串联的艾塞那肽和白蛋白在酵母菌中共同表达从而得到的新型融合蛋白。[详情]
莱斯大学教授的将光升频的方法可以使太阳能电池更有效率,并且使治疗疾病的纳米颗粒更有效。[详情]
新药研发周期长、费用高、成功率低,人工智能可以最大限度弥补新药挖掘的局限性。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AI仍将处于相对早期阶段,未来发展空间巨大,特别是在大数据方面,但对于医疗健康行业来说,人工智能的应用将走得相对缓慢和谨慎。[详情]
一家老牌药企希望能够在当前“一带一路”“消费升级”等良好的大环境下抓住业务转型新的机遇,提高业务运营效率的同时,创造新的增长点。[详情]
随着国家医改政策的完善和推行,将有效推动医疗事业的改革,给我国医药商业带来全新机遇和挑战。长远来看,医疗的不断深化,将加快医药商业的发展,推动医药行业的有效扩容。[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