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上半年,医药行业融资与并购不断,市场整体稳定发展,各项医药政策的出台,在提供红利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不断规范行业发展。如今,已经进入2019年下半年,下半年中,医药行业又有哪些新趋势发生呢?[详情]

根据德国一项调查显示,八成德国人认为“中国制造”是“德国制造”的对手。[详情]

当前,随着消费水平的提升,国人对高品质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需要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这也成为不少国外企业的好机会。[详情]

智能制造,不是简单的“智能加制造”,而是“智能乘制造”,要通过智能化技术的系统布局、应用推广,来提高经济运行效率、产业创新浓度和城市经济密度。[详情]

2019年“进度条”已经过半,笔者注意到,5月以来,多家制药装备企业陆续召开会议或进行相关合作,部署今年“下半场”的工作内容,多维度竞争、扩大市场、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成关键词。[详情]

质谱技术在过去的几十年得到迅猛的发展。与传统的检测方法相比,质谱技术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高准确度、线性范围宽及高通量等优点,因而有众多临床实验室已经开始或积极准备应用相关质谱技术扩展专业范围和提升检验能力。 [详情]

近期,黑龙江省中医药发展大会在哈尔滨召开,黑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庆伟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中医药事业、建设健康中国的重要论述,推动黑龙江江省中医药大发展快发展,为建设健康龙江、推进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详情]

近日,华仁药业发布公告《关于控股股东签署《股份转让协议的补充协议》、《表决权委托协议的补充协议》暨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拟发生变更的提示性公告》。[详情]

根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预计到2020年,我国健康产业总规模将超过8万亿元。我国医疗健康产业近年来的蓬勃发展充分反映了人民正迫切期待多元化、个性化的健康服务。我国医疗健康产业的产业链已经逐步完善,新兴业态业正在不断涌现。当今医药市场有着哪些趋势?成熟的医药企业又该如何应对?[详情]

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大学的研究团队研制出一种名为“涡轮增压”的流感疫苗,这种疫苗可以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比普通疫苗更多的抗流感病毒抗体。团队首席专家、弗林德斯大学医学教授尼古拉·彼得罗夫斯基称,这是全球首个进入人体试验阶段的使用人工智能(AI)技术研制的流感疫苗。[详情]

7月1日,靴子终于落地,《第一批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化药及生物制品)》在万众瞩目中正式出炉。业界普遍认为这就是流传已久的国家版辅助用药目录,由于一直以来业界对于“辅助用药”的定义有争议,因此目录名称更显谨慎,此外,目录的语调也较此前流传的版本更为缓和,三级医院的考核指标为“监测比较”而非“逐步降低”,描述口径从“辅助用药”改为“重点监控合理用药”。据米内网统计,此次目录中涉及的20个药品市场规模高达600多亿,而获得批文的企业合计超200家。”。[详情]

山东完成“3D+5G”复杂肾结石精准手术,海信、移动布局5G+医疗
5G对手术直播有啥用,再加上3D又会创造哪些可能?日前,海信、华为、中国移动、烟台毓璜顶医院等多方联手,面向全国泌尿外科领域举行了一场“3D+5G”肾结石微创精准手术远程直播活动,这是海信第一次完成“5G+医疗”的实际应用,也是山东省医院泌尿外科领域首次以“3D+5G”新方式,对复杂的肾结石微创精准手术进行高清远程示教和互联网直播。[详情]

FoodPack China & ProPak China 精彩不落幕,2020年再相遇!
【食品机械设备网 展会报道】 “2019上海国际食品加工与包装机械展览会联展”(FoodPack China & ProPak China2019)于6月21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成功落下帷幕。此次联展由中国食品和包装机械工业协会、中国包装和食品机械有限公司、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华汉国际会议展览(上海)有限公司共同主办,汇聚“第十九届上海国际食品加工与包装机械展”和“第二十五届上海国际加工包装展”两大行业传统品牌展会的优势资源,展会规模有大幅提升,今年联展的展示总面积达到70,600平[详情]

我国将每年6月第三周定为“食品安全宣传周”,为了响应国家政策,不少地方政府都在六月底举行了食品安全主题宣传活动。其中,很多城市通过设立食品安全快检室、推广食品安全快检车等方式保障市民们“舌尖上的安全”,这也有助于食品安全检测设备市场的进一步发展。[详情]

7月1 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发布《2018年度药品审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18年我国药品审评审批改革成效显著,新药上市跑出了加速度,人民群众的用药需求得到了更好保障。药审中心全年审评通过106个新药(按品种统计),包含2个新中药复方制剂,以及9个1类创新药和67个进口原研药;313件注册申请被纳入优先审评程序,其中83个药品通过优先审评程序得以加快批准上市;57个品种通过口服固体制剂一致性评价;第一批遴选的48个临床急需境外新药中,10个品种获批上市。[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