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工智能与算力网络深度融合,云计算已迈入智能化的新阶段,向全栈智能、开放融合的云智算升级。根据调研机构预测,未来几年,用户对国产智算云服务的需求将飞速增长,带动国产智算云服务市场规模不断攀升,预计到2029年市场规模将超4000亿元。[详情]
北京时间7月9日夜间,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以封面文章形式,上线发表中国科学家基于嫦娥六号采回月球背面样品完成的4篇研究成果论文,涵盖月背岩浆活动、月球古磁场、月幔水含量及月幔演化特征,首次为人类揭开了月球背面的演化历史,在全球学界引发广泛关注。[详情]
麻省理工学院研究人员设计的一种新型芯片组件有望将物联网的覆盖范围拓展至5G。这一发现代表着基于5G的物联网技术将得到更广泛的推动——利用该电信标准的低延迟、高能效以及海量设备连接能力。这项新研究也标志着物联网朝着更小、低功耗的 健康监测器、智能相机和工业传感器等应用迈出了重要一步。[详情]
智能家居已迅速从奢侈品演变为日常必需品。最初只是简单的自动照明,如今已发展成为一个成熟的生态系统,涵盖语音助手、互联物联网 (IoT) 设备、智能家电和智能能源管理系统。随着我们迈向由人工智能和数据驱动技术驱动的未来,智能家居自动化市场正蓄势待发,迎接突破性的变革。[详情]
7月7日至9日,第22届中国互联网研究年会(22nd Chinese Internet Research Conference, CIRC)在北京大学蒙民伟楼举行。[详情]
“十四五”即将迎来收官。“这5年取得了新的开创性的进展、突破性的变革、历史性的成就,中国已成为世界发展最稳定、最可靠、最积极的力量。”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表示,这5年中,百年变局加速演进,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艰巨前所未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全局、领航掌舵,全国上下勠力同心、众志成城,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不仅顶住了压力、经受住了考验,经济社会发展还实现了大幅跃升。[详情]
据报道,宜家计划对其智能家居产品线进行全面升级,全面支持 Matter 协议。这一举措将使其价格亲民的智能家居产品无需依赖宜家自有网关,即可兼容 Apple Home、Amazon Alexa、Google Home 和 Samsung SmartThings 等智能家居平台。[详情]
在以“和合共生:区域协同治理与区域一体化”为主题的市长主题对话会上,数字经济与智慧城市建设成为热议焦点,嘉宾们纷纷分享实践经验、描绘合作愿景。俄罗斯圣彼得堡外联委对外经济合作处处长德米特里·阿普列斯宁强调,应依托上合组织框架搭建数字平台,通过实现数据一体化,为区域经济合作提供有力助推。[详情]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扩大5G规模化应用,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从行业发展角度看,当前在推动5G与工业互联网深度融合过程中面临哪些挑战?从5G到5G-A,再到5G-A商用一周年,为6G的发展带来了哪些经验或启示?[详情]
聚焦“人工智能”,践行“韧性安全”,推动“跨界协作” 上海交通大学举办第一届应急管理新视野国际会议
上海交通大学举办“第一届应急管理新视野国际会议”,以“人工智能时代的城市复杂风险治理与应急管理创新”为主题,聚焦智能驱动下的风险治理理论突破、技术应用创新与跨学科交叉研究,旨在搭建学术交流、政策研讨与实践探索的高端平台。[详情]
7月4日2025中关村论坛系列活动——北京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人才论坛4日在清华大学举办。来自清华大学翟季冬教授团队的“赤兔(Chitu)——大模型推理引擎”和启元国家实验室的“SurveyGo——专业深度研究智能体”亮相发布。[详情]
“两区”建设五年来,北京各区坚持以创新为引领,推动制度型开放实现系统性突破。昨日,北京“两区”建设五周年自贸试验区专场新闻发布会召开。北京青年报记者从会上获悉,本市各区聚焦营商环境提升,在产业集聚、平台建设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实现多个“全国首创”“全市首创”,为首都高质量发展与国家高水平开放持续注入新动力。[详情]
中国发布 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丝路发展论坛将于7月24日在福建泉州召开
7月3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丝路发展论坛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世界互联网大会秘书长任贤良介绍,今年数字丝路发展论坛以“数智海丝 共迎未来——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将于7月24日在福建泉州召开。[详情]
工业大模型应用进入广泛探索阶段,多方入局进入“百家争鸣”时代
近日,国际数据公司(IDC)发布了《中国工业大模型市场进展及展望,2025》(Doc #CHC52296025,2025年6月)。分析了2025年当前阶段,大模型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进展,并对工业大模型的未来应用进行了展望。供市场参考使用。[详情]
3D打印轻型涡喷发动机,首次飞行验证成功,助力中国航发新突破
据国内开源的资料显示,7月1日,由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AECC)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自主研制的3D打印极简轻质微型涡喷发动机配装试验平台,在内蒙古圆满完成首次飞行验证。[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