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工行业智能工厂系列(一):晨鸣--通过智能化探索造纸业绿色方向
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助推传统产业智能转型、改造升级,这是中国制造2025规划的战略部署,也是“互联网+”时代晨鸣集团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战略选择。多年来,晨鸣为“两化”融合进行了不断探索。[详情]
北京现代第二工厂由冲压、车身、涂装、总装四大工艺生产车间以及技术中心五大部分组成。我们此行的主要参观项目是冲压、车身、总装生产车间。据车厂工作人员介绍,这里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汽车工厂之一,其车身焊接流程的科技水平国内领先,配备有近300台机器人工作,每小时可生产68台汽车,激光检测仪实现了对下线车辆100%检测。[详情]
宝钢与西门子正式签署《宝钢与西门子智慧制造(工业4.0)战略协议》。项目在工信部智能制造试点项目“1580热轧智能车间”上先行先试,共同建立中国钢铁行业工业4.0的标准。在此基础上,双方择机形成可在钢铁行业及其它行业推广的商业模式。[详情]
新能源汽车智能工厂系列(四): “智能化+新能源”实现汽车强国梦
我国正式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提出利用三个十年分“三步走”战略,将我国从制造大国转变为制造强国。其中,汽车产业重要一环,明确指出要“继续支持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掌握汽车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核心技术,推动自主品牌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同国际先进水平接轨。[详情]
新能源汽车智能工厂系列(三):日最高产能达310辆 探访宇通新能源工厂
该工厂目前也是国内投资规模最大的节能与新能源客车研发和制造基地,一天最高产能可达310辆。[详情]
湖南南车时代电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时代电动”)“新能源客车智能化工厂”项目,成功入选国家2015智能制造项目专项,成为本次入选的94家公司(研究机构)中,唯一一家专业研发制造新能源客车的企业。在该公司电泳车间里。[详情]
新能源汽车智能工厂系列(一):抢滩“智能制造”与完善“新能源”布局
双重利好!不断加速扩张的广汽,不断完善智能制造与新能源两大战略板块。短短7天时间内,广汽本田第三工厂启动落成与广汽比亚迪新能源工厂正式启用,广汽集团未来年产能再度可扩充25万辆。[详情]
德国工业巨头西门子(Siemens)和西班牙风电机组制造商歌美飒(Gamesa)接近宣布预期协议,若二者成功合并,将超越目前全球最大风电企业维斯塔斯(Vestas Wind Systems),成为新的全球最大风机制造商。[详情]
轨道交通行业智能工厂系列(五):德系VS日系 智能制造战略推动地铁制动系统更新换代
目前我国各大城市地铁车辆制动系统被应用最多的分别是德系和日系,两者相比孰优孰劣?本来各有说法,北京地铁8号线3期项目近400辆车拟沿用日系的制动系统的消息,却引发了业界思考与争议。这样的选择是否明智?我们不妨从技术层面、本土化转型进程等方面来分析一下德系、日系两大阵营的现状,然后再一起来判断除了日系外是否真是别无选择?[详情]
2016年6月14日,台达于2015年巴黎气候大会(cop21)期间在巴黎大皇宫举办的“绿筑迹-台达绿色建筑展”移到北京清华大学美美术学院A座正式开幕。[详情]
轨道交通行业智能工厂系列(四): 传感器 助力轨道交通驶向智能时代
近年来,随着物联网概念兴起,作为物联网的末梢神经,传感器越来越受到行业关注。对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要求越来越高的轨道交通行业,自然也不例外。而传感器,则是以高铁为代表的先进轨道交通,驶向智能时代的第一道大门[详情]
轨道交通行业智能工厂系列(三): 中车株机建全球首个转向架智能制造车间
转向架作为轨道车辆结构中最为重要的零部件之一,起着导向、支撑车体、减震运行的作用,对轨道交通产品的安全、平稳运行至关重要。?在中车株机转向架事业部,可以看到,其转向架生产,主要分布在车轮、车轴、构架及组装四大区域。[详情]
轨道交通行业智能工厂系列(二): 智能制造 领跑轨道交通装备业
轨道交通业的飞速发展,给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发展带来了机遇。马鞍山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延伸产业链条,加快创新平台建设,集群发展效应初显——[详情]
轨道交通行业智能工厂系列(一):中国中车智能制造 三步推进高铁智能化
中车智能制造2025蓝图规划将通过精细级、精益级、智能级三个层级持续推进,最终实现让信息化成为驱动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的核心要素,打造世界一流的智能化企业。[详情]
建材行业智能工厂系列(三):首条智能打标生产线 在家具建材行业投产
近日,在全球家具建材制造基地的佛山,一条智能打标生产线的顺利投产,拉开了家具建材智能制造的序幕。[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