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简称《电力规划》)、《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简称《可再生能源规划》)和《风电发展“十三五”规划》(简称《风电规划》)相继下发。规划以落实绿色发展理念为基石,勾勒出了未来5年电力行业发展的宏伟蓝图,通过大力发展包括风能在内的可再生能源来加快能源转型进程,为实现国际承诺提供了指导性方向和保障性措施。[详情]
2016年12月,《废电池污染防治技术政策》正式发布。该政策是在2003年基础上的修订版本。最新版有着怎样的背景?遵循什么样的原则?如何引领废电池污染防治健康发展?针对上述问题,环保相关负责人给出了答案。[详情]
为贯彻落实《“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引导全社会资源投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同相关部门组织编制了《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2016版,现予公布。[详情]
在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一年多后,20多个国务院部委通力配合,为细化落实这一“建设制造强国的行动纲领”编制出一套细致的“框架图”。[详情]
为贯彻落实“十三五”规划《纲要》,推动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我部确定了工业和信息化“十三五”规划体系,涵盖了工业、通信业重点行业和领域。我部会同有关部门、地方工信系统、有关企业和研究机构等开展了规划的编制衔接和论证工作,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目前已发布29项,其中部分规划由我部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发布,基本完成了审批发布工作。29项规划中包括1项总体规划,即《中国制造2025》,以及11项行业规划和17项专题规划。[详情]
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印发《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管理办法》,提出示范基地将分为优势产业示范基地和特色产业示范基地,并从产业实力和特色、创新能力、质量效益、节能环保、集约程度、安全生产、两化融合、公共服务、发展环境、合法合规等十方面明确了申报条件。本办法自2017年2月1日起实施。[详情]
为细化落实《中国制造2025》,着力突破制造业发展的瓶颈和短板,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启动了“1+X”规划体系的编制工作。“1”是指《中国制造2025》,“X”是指11个配套的实施指南、行动指南和发展规划指南,包括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业强基、智能制造、绿色制造、高端装备创新等5大工程实施指南,发展服务型制造和装备制造业质量品牌2个专项行动指南,以及新材料、信息产业、医药工业和制造业人才4个发展规划指南。[详情]
推动大数据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实现我国从数据大国向数据强国转变的重要举措。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印发了《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全面部署“十三五”时期大数据产业发展工作,加快建设数据强国,为实现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提供强大的产业支撑。[详情]
为进一步提升中小企业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增强创业创新活力,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现就“十三五”期间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工作提出以下意见。[详情]
纵观当下全球能源发展趋势,以新兴能源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包括智能电网、可在生能源等新兴能源技术在内的新技术正在改变传统能源格局。而在全球能源格局转变的过程中,仪器仪表必将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详情]
新能源汽车市场跌宕起伏,一直是关注的焦点。2016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50万辆,增速同比超过50%,新能源汽车销量在汽车销量的占比达到1.8%,保有量接近100万辆。[详情]
2017年,新能源汽车作为国家发改委1号公告《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2016版(以下简称《目录》)中的重点内容被重点部署,“十三五”期间,新能源汽车的战略新兴产业地位将再次被加强。 [详情]
2017年1月1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移动互联网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下文简称《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详情]
2月8日,商务部等5部委印发《商贸物流发展“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到2020年商贸物流成本明显下降,批发零售企业物流费用率降低到7%左右,服务质量和效率明显提升。[详情]
春节前夕,工信部发布《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本文后续简称“规划”),一纸万字长文在回顾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历程、分析产业未来发展趋势的基础之上,以发展目标、六大任务、九大工程系统地勾勒出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未来五年发展的宏伟蓝图。[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