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我国重点产业全面启动并逐步实现智能转型,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72%,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50%。这是“中国制造2025”配套文件之一的《智能制造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提出的任务目标。[详情]
8月19日,工信部、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联合发布通知,印发了《绿色制造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年)》。根据《指南》,到2020年,我国绿色制造水平明显提升,绿色制造体系初步建立。[详情]
IEC/TS60204-34:2016标准规定了“机床的电气、电子、数控、可编程序电子设备及系统等的安全要求”,是机床行业核心的安全标准之一,直接关系着我国机床产品的安全和进出口贸易。[详情]
为全面部署工业和通信业“十三五”技术标准体系建设方案编制工作,8月1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在北京组织召开了技术标准体系建设方案编制培训会。部科技司副司长沙南生在会上作了动员讲话。[详情]
近日,在国务院的统一部署下,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交通运输部联合发布了《推进“互联网+”便捷交通促进智能交通发展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对促进交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推动交通智能化发展提出了总体要求和具体任务。[详情]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相关重点专项的凝练布局和任务部署已经战略咨询与综合评审特邀委员会咨询评议,国家科技计划管理部际联席会议研究审议,并报国务院批准。[详情]
为全面推行绿色制造,促进工业绿色发展,日前在京召开的“推进绿色制造,助力绿色发展”研讨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专家从国际、国内的角度分析了绿色制造所面临的形势,指出当前工业绿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详情]
绿色发展:中国迈向工业强国的必由之路 —— 解读《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0年)》
编者按:全面推行绿色制造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由之路,是建设制造强国的内在要求。为贯彻落实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和《中国制造2025》,按照《关于印发工业和信息化部“十三五”规划体系的通知》(工信厅规〔2015〕24号)的有关要求。[详情]
基本健全系统配套、服务产业跨界融合的装备制造业标准体系,大幅提升标准和质量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打造一批“中国制造”金字品牌。[详情]
来自河北省统计局的消息,今年上半年,全省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升至25.3%,首次超过钢铁业0.1个百分点,取代“钢老大”成为工业第一大支柱产业。 [详情]
“为落实机器人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工信部正在制定机器人产业发展规范,目前正征求相关专家和企业的意见,旨在鼓励机器人产业向高端化发展,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孙峰在2016世界机器人大会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详情]
装备制造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性、基础性产业,是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的基石。标准是产业发展和质量技术基础的核心要素,是装备制造业行业管理的重要手段。[详情]
2016年已过去一半,汽车行业一批新的法规陆续颁布实施或取消,对于市场有推动也有束缚。[详情]
27日,《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正式公布。《纲要》是规范和指导未来1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提出了网络强国建设的“三步走”战略目标,同时从能力、应用、环境三个方面提出打造国家信息化发展的“战略三角形”,是建设网络强国的时间表和路线图。[详情]
在近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山东威海组织召开的全国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工作座谈会上,工信部副部长怀进鹏说,未来智能时代,智能化、数字化、网络成为时代的属性特征。[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