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记者从省工信委获悉,省政府已下发《河南省推进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专项行动方案(2016~2018)》(以下简称《方案》),提出以建设先进制造业强省为主题,以创新驱动、开放带动和智能制造为主线,发展壮大装备制造、食品制造、新型材料制造、电子制造、汽车制造五大主导产业。[详情]
2016年11月26日,中国信息化百人会第三届信息战略论坛在苏州举行,论坛上,中国信息化百人会与中国两化融合服务联盟联合发布了《2016中国制造信息化指数》(下称报告)。[详情]
从国家卫生计生委了解到,国家卫计委印发《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提出在“十三五”期间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工作体系,制定、修订30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详情]
11月24日,全国工业和信息化科技创新大会在工信部召开。工信部党组书记、部长苗圩在大会上部署了工信系统“十三五”期间产业创新工作。[详情]
11月7日,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发布《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这是我国“十三五”电力发展的行动纲领、编制相关专项规划的指导文件、布局重大电力项目的重要依据。[详情]
工信部《汽车动力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17年)征求意见稿》原文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的通知》(国发〔2012〕22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4〕35号),按照研究建立车用动力电池准入管理规定的要求,2015年3月我部制定发布了《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详情]
一方面是国内大刀阔斧降低过剩产能,另一方面,中国的企业正在“一带一路”的倡议下走出国门,在国外建起了钢铁厂、水泥厂。[详情]
本规划对钢铁自动化和节能减排的需求明显,预计将围绕钢铁行业这两大块形成强劲需求市场。钢铁生产自动化和信息化是主要领域,包括机器换人、物联网、大数据等。辅助的节能环保领域,包括输配电在内的能源管理,以及包括脱硫技术在内的固废处理、水处理等。粗略估计,仅环保领域的相关技术改造投入即可能达上千亿规模。[详情]
记者14日从国家统计局获悉,2016年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1%(下同,增加值增速均为扣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增长率),与9月份持平。从环比看,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月增长0.50%。[详情]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发布《锂离子电池综合标准化技术体系》,提出:到2020年,锂离子电池标准的技术水平达到国际水平,初步形成科学合理、技术先进、协调配套的锂离子电池综合标准化技术体系,制修订标准80项,总体上满足锂离子电池产业的发展需求。[详情]
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是国之基石。长期以来,钢铁工业为国家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原材料保障,有力支撑了相关产业发展,推动了我国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促进了民生改善和社会发展。[详情]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保障工业企业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工信部近日制定并印发了《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防护指南》。[详情]
据国家工信部消息,工信部近日印发《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防护指南》,要求工业控制系统应用企业应从十一个方面做好工控安全防护工作,其中包括安全软件选择与管理、配置和补丁管理、边界安全防护、物理和环境安全防护、身份认证、远程访问安全、安全监测和应急预案演练、资产安全、数据安全、供应链管理、落实责任等方面。[详情]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24号)、《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16〕18号)精神,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完善光伏发电规模管理和实行竞争方式配置项目的指导意见》。[详情]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中国制造2025》,引导和加强重点产业的技术创新工作,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工业和信息化部编制了《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发展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