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规划司司长罗文:创新工作思路方法推进落实《中国制造2025》
做好各项规划与“十三五”规划建议以及《中国制造2025》的衔接。以地区、城市为载体,开展《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推进制造强国产业基础大数据平台和部内任务实施管理两个平台建设。[详情]
苗圩说,2016年要开展改善消费品供给专项行动,促进轻工、纺织、食品、医药、智能硬件等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服务型制造三年行动计划,大力发展工业设计、融资租赁、节能服务、信息技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详情]
绿色发展是我国工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近日表示,《中国制造2025》明确了五大工程,其中就包括绿色制造工程,近期工程方案将印发实施。[详情]
工信部透露,《电信业务分类目录(2015年版)》(以下简称《目录》)近日正式发布,并将于2016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工信部对新版《电信业务分类目录》进行了权威解读。[详情]
贵州省大数据地方立法咨询会日前在京召开,全国行业界、法律界、管理界的知名专家学者受邀参会,为《贵州省大数据发展应用条例(征求意见稿)》把脉。这意味着,我国首部大数据地方法规即将面世。[详情]
当前,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创新深入发展,“互联网+”制造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制造业转型升级新动力正在形成。[详情]
加快推进智能制造,是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是落实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打造制造强国的战略举措,更是我国制造业紧跟世界发展趋势、实现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详情]
临近年末,扶持新能源汽车政策密集发布,料推动明年行业的增长。[详情]
《中国制造2025》的地方版行动计划多已出台。根据记者梳理,已有江苏、湖南、安徽、北京、福建、四川、广东、辽宁等地出台了制造业强省(市)战略。[详情]
随着科技演进,“智能化”这个关键词不断出现在各个领域,家电智能化、办公智能化、汽车智能化、教育智能化、电网智能化……从“十三五”规划来看,创新形成发展新动力的重要手段,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详情]
28日,国家首个语义库标准——《智能客服语义库技术要求》标准启动会在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举行。[详情]
为了实现制造强国的目标,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制定了《智能制造工程实施方案(2016—2020年)》。业内人士认为,在主管部门的引导推动下,资金、资源向智能制造领域加速汇集,未来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互联网将是长期大主题。 [详情]
充电标准不统一这一长期制约电动汽车行业发展的痼疾终将有解。昨日,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等五部门联合发布5项新修订的电动汽车充电国家标准,上述新国标将于明年1月1日起实施,而在“五标统一”后,充电兼容问题有望取得突破。业内分析认为,随着充电标准的完善和多项利好政策的落实,明年电动汽车行业将迎来爆发式增长。[详情]
落实好中国制造2025,要充分发挥制度优势,动员各方面力量,形成合力,在转变政府职能、完善推进实施机制、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上下功夫。[详情]
日前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对我国车企未来的发展做出了进一步细化要求。其中,节能环保是重中之重。《中国制造2025》中明确指出:“继续支持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提升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等核心技术的工程化和产业化能力”,“推动自主品牌节能和新能源汽车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