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举行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中国制造2025”是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和经济迈向中高端的重要抓手,实施两年来取得明显成效。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强化创新驱动和政策激励,把发展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推动制造业迈向数量扩张向质量提高的战略性转变。 [详情]
“中国制造2025”本质上要求供应链各个层次的智能化:制造基础智能化、产品/装备智能化、制造过程智能化、智能制造下的模式转变。[详情]
中国经济注入新动力无外乎两种途径:一是将经济增长由投资导向型逐渐转向消费导向型,目前“消费互联网”已有所发力;二是提升制造业的水平,让制造业重新成为驱动中国经济的核心力量。[详情]
顺应“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结合本地产业发展特点,提出大力发展智能工业,从而全面撬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实现制造业由大到强的根本转变。[详情]
近年来,中国机床工具市场需求发生显著变化,需求总量明显减少、需求结构加速升级的市场新特征愈加明显。需求结构升级的主要方向在于自动化成套、客户化订制和普遍换挡升级。[详情]
开车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是造车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就很陌生了。宝马新5系Li是宝马ACES战略转型之中最具代表性的产品之一,因此,不只是这辆车本身,就连生产出这辆车的华晨宝马新大东工厂也是这么一座结合了ACES理念的工业4.0工厂。[详情]
数字孪生(Digital Twin),简称DT,自从概念诞生以来,如何准确地翻译这个词汇,成为了业界关注的焦点内容之一。[详情]
受各地大力发展智能制造产业及市场预期升温的带动,投资机构也加快了智能制造产业的布局。业内人士认为,智能制造主题迎来了从概念到成长性转变的契机,相关公司业绩有望迎来高增长。[详情]
这些天柏林正举办“2017亚太周”,期间有多个与创业创新有关的活动,颇受投资者瞩目。在亚太周的诸多论坛上,多个在中国国内时兴的话题轮番上阵:譬如智慧城市、人工智能(AI)、机器人、网络游戏,还有“工业4.0”。笔者挑出“工业4.0”的概念,并且零距离参观了位于德国柏林的智能生产实验室,借此分享参观心得,以飨读者。[详情]
随着中国制造2025和工业4.0概念的深化,生产、装备和物流行业正面临一次全面升级,作为工业4.0三大核心之一的智慧物流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详情]
汉诺威工业展见证了工业4.0从概念到大规模的落地的发展历程,2014年以来,汉诺威工业展始终围绕“工业4.0”概念展开。2014年汉诺威的主题为“产业集成,未来趋势”,专注于智能化、自动化工厂和能源系统的改造。[详情]
中国制造2025》去年推出以来,国家投资支持力度最大的就是智能制造。智能制造是实现整个制造业价值链的智能化与创新,是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进一步提升。[详情]
5月17日,中广核研究院完成了大亚湾核电站常规岛厂房的三维数字化建设工作,这是继反应堆厂房数字化建设工作后的又一重大成果,标志着“核电站重大设备更换仿真平台”的建设又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详情]
智能制造是一种综合考虑环境问题和资源效率的现代制造模式,其目标是使产品在设计、制造、包装、运输、使用、报废处理的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对环境影响最小、资源利用率最高。[详情]
作为“工业4.0”的实践者和全球工业自动化领域的知名跨国企业,拥有近百年发展历史的费斯托已经将中国视为重要的战略市场,并加大投资力度。这家德国企业也希望能够实现德国“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的对接。[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