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现实、机器人、人工智能或许会成为下一巨大市场,我们对这种概念更多停留在探讨企业商业嗅觉方面。对于普通人来说,技术的未来我们无从得知,谁也不能确定技术会将未来变成什么样。[详情]
运动控制精确到零点几毫米的机器人背后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工业4.0
前沿科学的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以及商业和政策推动力将促进新材料和新技术的不断应用,进而提升制造业的竞争力。[详情]
微软联合创始人比尔·盖茨(Bill Gates)在周一接受CNBC采访时表示,人工智能(AI)软件变得太过聪明的风险还“远得很”。[详情]
近年在数字化热潮推动下的工业4.0,继续成为本届工博会的亮点。结合发达的物联网和信息技术,除了显着提高工业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更能精准地利用材料和能源,减少资源消耗与污染排放,推动工业领域的绿色发展。[详情]
中国云市场,无疑是一个“香饽饽”。阿里、腾讯等国内大平台以及垂直化云服务平台的持续投入,手机巨头华为对云服务的深度发力,加上国外云服务巨头,势必会使云市场争夺更激烈。[详情]
美国谷歌正在进行诸多自动化交通运输工具运送乘客或者商品包裹的技术,在地面上,谷歌有自动驾驶汽车项目,而在空中,谷歌也在进行利用无人机送快递包裹的技术。[详情]
当消费类物联网兴起,人们快速方便购物以及线上线下不同时空交流的需求得到满足,这符合现代营销与通信技术的转变,无论是买家还是企业都大受其益。然而它存在着局限性,这种效率的提升仅仅存在于流通和供应层面,解决的是消费效率的问题,归根结底,制造才是这一切的基础,才是真正意义上产品和价值的创造方。[详情]
人工智能领域的最新进展对科技变化的促进作用可能会以两种基本的方式搅乱我们的劳动市场。[详情]
易往信息的APS被誉为供应链优化引擎,在满足能力约束、原料约束、需求约束、运输约束、资金约束等各种生产资源约束的基础上,实时、同步地给出在不同生产阶段的最优生产排程计划,最大化优化用户目标,如准时交货、设备利用率、成本等,帮助生产企业优化生产管理及作业流程,[详情]
云计算和大数据当前已经在各行各业被广泛的采用,从中人们能更便捷的掌握事物运行的基本规律,这得益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蓬勃发展。工业也同样是这项技术被广泛运用的领域,作为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技术革命,云计算和大数据将会改变人们获取、处理和保存信息的方式。到2015年中国云计算相关产业将会达到引人注目的1.1万亿规模,80%的数据、计算和应用都将被“云化”。[详情]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生产基地。但是,由于物价带动人工费用上涨,智能手机和便携式计算机等电子产品的代工企业为寻求廉价劳动力,已开始加速进行工厂转移。世界最大的电子产品代工企业富士康于1988年进驻广东深圳,随后为了寻找劳动力成本更加低廉的地区,应对劳动力资源紧张,逐渐将工厂向中西部迁移,以降低用工成本。这些中西部地区包括山西太原(2003年)、重庆(2009年)、四川成都(2010)、河南郑州(2010年)、贵州贵阳(2013年)等。[详情]
中国各地的工厂正在用机器人取代人类,世界各地都能感觉到这场工业革命带来的影响。接下来的五个故事,切实落地的讲述了中国不起眼的工厂里实实在在发生的变革。[详情]
数字化的颠覆能力从汽车行业就不难看出。例如人们买车时通常会根据预算进行,而汽车有90%的时间都处于待机状态。[详情]
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曾经说:“我担心总有一天技术将超越我们的人际互动;那么,这个世界将出现一个充满傻瓜的时代。”[详情]
1955年,被誉为“人工智能之父”的约翰·麦卡锡和明斯基、罗彻斯特、香农等共同给洛克菲勒基金会提交了一份项目建议书,希望能获得第二年于达特茅斯学院举办“人工智能夏季研讨会”的资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