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末,科学技术的发展成为智能建筑产生与发展的重要支柱,而本世纪初的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更促进智能建筑的发展。[详情]
今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发展峰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倡议探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推动以清洁和绿色方式满足全球电力需求。全球能源互联网已成为引领全球发展的重要议题,不仅对能源发展具有革命性意义,而且有助于塑造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新格局。[详情]
日前,国家统计局公布最新数据,2015年11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6%,比上个月回落0.2%。但高科技制造业与装备制造业的PMI一路保持着增长状态。虽然大环境发展良好,但仪器仪表中小型企业发展仍然比较困难。[详情]
今天,制造商可以对大量来自生产和销售过程中的数据进行追踪。麦肯锡的文章通过对数个案例进行解析,以此来说明大数据以及高级分析应用和平台如何能够为经营决策提供帮助。[详情]
为了对工业4.0的潜在的世界范围内的影响有更进一步的量化的理解,我们对德国制造业展望进行了分析,发现第四次技术革命会引发生产、税收、就业、投资四大领域内的收益。[详情]
波士顿咨询公司发布报告介绍了工业4.0时代的九大技术趋势,并探讨其潜在的技术和经济效益。这九大技术进步已应用于制造业,而随着工业4.0的到来,它们将改变生产方式:独立和优化的单元将完全整合为自动化的生产流程,改变供应商、生产商和客户之间的传统关系,也改变了人和机器之间的关系。 [详情]
近日,《工业4.0实践手册》出版,该书由参与德国联邦工业4.0国家战略规划的弗劳恩霍夫劳动经济与组织研究所独家授权,2008年获得德国联邦十字大勋章获得者迪特·斯帕特主编。近两年,关于工业4.0的消息甚嚣尘上,有看好的,有唱衰的,非常热闹。在我国推出“中国制造2025”计划后,就像在工业4.0的烈火上浇了锅油,一下引起各方注意。[详情]
工信部为推进“中国制造2025”制定了一个包括五大工程落实方案、四大专项规划和两个行动计划在内的11项文件支撑体系。这些文件将会通过工信部办公会的审议,并征求其他部委的意见,预计在年底或明年初陆续公布。[详情]
报告显示,中国在3D打印、纳米技术和机器人工程学三大前沿技术的专利申请方面表现抢眼。其中,自2005年以来,在全球3D打印和机器人工程学领域的专利申请中,有超过1 4来自中国,这一占比为世界各国之最。在纳米技术方面,中国是第三大专利申请...[详情]
今年10月外界便谣传索尼将买下东芝的影像感应器业务,以因应市场对相关产品的大量需求,包括苹果、三星及小米的智慧型手机皆采用了索尼所制造的影像感应器,市场占有率超过4成。[详情]
国外科技网站Venturebeat发布文章称,人工智能在过去一年里有着强劲的发展,给人们带来越来越多的益处。而未来,机器视觉将会是人工智能的下一个前沿领域。随着该类技术的发展,明年将会出现新型人工智能驱动的设备。[详情]
运动监测设备变得越来越有意义。一方面,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更多样化的产品,比如无创式血糖监测或是更全面的生命体征监测;同时,类似苹果ResearchKit的出现,意味着运动监测数据将更...[详情]
]Google X实验室是一个相当神秘的部门,他们总是在幕后秘密研发各种天马行空的创意产品,不考虑利润及其他限制,致力于改善科技或人类的生活。智能隐形眼镜是该部 门早已经宣布的一个开...[详情]
今年年初,工信部发布了《2015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明确了未来三年专项行动实施的目标、行动和任务。今年2月,工信部成立了由制造、电子信息、通信等多领域专家组成的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工作组。同时,智能制造“十三五”发展规划作为工信部“十三五”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经开始着手编制。[详情]
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物联网……这些看上去很酷的黑科技,支撑起了智能交通“蓝图”。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智能交通要真正落地生根,还需要严谨的科学论证、合适的商业模式和成熟的运营实践。[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