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是先进制造技术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是我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共同使能技术。[详情]
产品不再局限于功能性和实用性,还需彰显个人性格;消费者购买的也不仅是产品本身,还有定制过程的“参与感”。这一天,你可以称之为“工业4.0”时代![详情]
两化融合是中国最大的工业国情,两化“深度”融合是一种语词修饰的进步,但“深度”的原因绝对不是互联网化。如果按照”互联网化”的思维来引导中国工业,中国制造业会再度错失攻坚机会,穿着华丽的外衣进入“制造业空心化”时代。[详情]
德国现有的3000万个工作岗位中,至少有1800万个都可以被智能机器以及软件取代。[详情]
8月24日是中韩建交25周年纪念日。在中韩关系因“萨德”入韩陷入“冷场”的背景下,韩国贸易协会当天在北京举办了一场中韩经贸论坛,为两国未来的经贸合作探寻方向。[详情]
工业是整个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基础,而作为工业核心的制造业,无疑承担着中流砥柱的作用。2013年4月德国提出了“工业4.0”战略,并迅速得到了世界各国尤其是制造业发达国家的认可。[详情]
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仍处于工业化进程中,落后与先进并存、传统与现代共生,需要积极探讨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提升传统产业与培育新兴产业相结合;传统手工艺与先进制造业相结合;第一次工业化与第二次工业化相结合;信息化与工业化相结合。[详情]
工业4.0是自从自动化以来,对全球制造业影响最深远的发展趋势,以高阶机器人和自动化为主,强调新的人机互动方式(例如增强现实)、大数据和物联网,工业4.0正促进制造业现代化,提高西方产业的竞争力。下面就随工业控制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内容吧。[详情]
与德国工业4.0相比,“中国制造2025”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可以说,“中国制造2025”已成为中国参与新一轮工业革命全球竞争的标志性符号。[详情]
当前全球制造业正处于重大变革阶段,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已从局部扩散向制造业的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等领域全面渗透,并由生产变革进入到模式更新的新阶段。[详情]
这就是全球轮胎行业第一个全流程“工业4.0”智能化工厂,颠覆了人们的传统思维,开辟了轮胎行业全流程智能化的先河,这也是全球轮胎行业唯一一个对外开放的轮胎工厂。[详情]
作为罗兰贝格管理咨询公司全球高级合伙人和大中华区执行副总裁,刘文波近期直接感受到了中国、德国以及印度等国“工业4.0”的火爆。[详情]
随着信息技术与互联网技术在工业领域的深度渗透,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工业4.0”概念逐渐深入人心,智能制造被看作是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趋势所在。[详情]
工业4.0的目标之一,就是为人们提供更多优质的产品,也因此越来越多的制造商和供应商将质量控制作为制造环节中的重中之重,质量4.0就是在此背景下产生的新型质量管理方式。[详情]
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很明确,首先是个性化,产品全生命周期(设计、制造、运作等)需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其次是定制化,从产能设计到制造,需要柔性化的生产线支撑,实现多品种产品生产的动态配置资源,最后是绿色化,企业应考虑如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工业生产“绿色环保”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