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周内,中国机器人上演冰与火之歌——在无锡威孚高科的车间里,全尺寸工业人形机器人“艾德”正扛着6公斤货物在工厂里疾驰;另一边在1800公里外的雄安新区里,成功实施了全球首次机器人低轨道卫星(LEO)远程手术。工业和医疗两大高壁垒领域,同时迎来了机器人场景落地关键突破。[详情]
营业总里程占世界高铁总里程70%以上;“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主通道已建成投产约81.5%;主持制定了国际铁路联盟(UIC)高速铁路领域全部13项系统级国际标准……7月8日在北京开幕的第十二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披露了中国高铁的发展成绩单。一组组数据背后是中国高铁不断创新、保持领跑优势的努力,更是中国高铁联通世界、共赢未来的信心与实力。[详情]
智能检测机器人在车间里精准扫描,中国制造的小农机远征国际市场,企业订单排期满满……当下,这些生动场景,正是中国工业经济新动能强劲迸发的鲜活注脚。[详情]
在以“和合共生:区域协同治理与区域一体化”为主题的市长主题对话会上,数字经济与智慧城市建设成为热议焦点,嘉宾们纷纷分享实践经验、描绘合作愿景。俄罗斯圣彼得堡外联委对外经济合作处处长德米特里·阿普列斯宁强调,应依托上合组织框架搭建数字平台,通过实现数据一体化,为区域经济合作提供有力助推。[详情]
2025年7月8日,由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和国际铁路联盟(UIC)共同主办的第十二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开幕,来自全球6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政府官员、驻华使节、企业高管、专家学者及国内参会代表共计2000余人出席。[详情]
随着物联网(IoT)设备的广泛应用,连接管理的复杂性和成本成为企业面临的重要挑战。eSIM(嵌入式SIM卡)技术的出现,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有力支持。本文将探讨 eSIM 如何通过简化管理、降低成本,推动物联网的发展。[详情]
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数字技术合作发展论坛不久前成功举办,这不仅标志着上合组织在数字化领域合作的新突破,更深刻体现了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数字赋能对于促进上合可持续发展及成员国共同繁荣的重要战略意义。在全球数字化转型浪潮中,上合组织国家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数字赋能,已成为推动构建上合命运共同体的必然选择。[详情]
为深化区域产业协作,加速优质项目落地,推动数字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云南省数字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近日率招商考察团赴长三角地区开展精准招商。考察团先后走访宁波、杭州、上海三地多家行业领先企业,聚焦生物医药、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关键领域,深入洽谈合作并达成多项初步意向,为开发区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详情]
产业兴则经济兴。202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强调:“广东要始终坚持以制造业立省,更加重视发展实体经济,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详情]
全球 AI 创造力发展报告 2025:智能浪潮下的创新与变革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人工智能(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着全球的经济格局、社会结构以及人类的生活方式。作为 AI 科技转化应用的重要标志,“AI 创造力”代表着创造性地运用AI,让人与 AI 各展所长、共生共创的能力。[详情]
发展数字经济,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2024年,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10%左右,数字经济规模稳居世界第二……数字经济发展的动能澎湃。[详情]
随着工业4.0时代的到来,智能制造成为制造业发展的核心趋势。在这一背景下,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技术凭借其独特优势,在智能制造产业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PLC技术自诞生以来,凭借其高可靠性、灵活性、易于编程等特性,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占据重要地位。[详情]
活力中国调研行走进安徽 “魔方工厂”转动未来——来看看这个汽车工厂有多“聪明”
红色机械臂如钢琴家手指探入六层立体车库,“抓娃娃”般精准抓起车身;AGV小车驮着汽车底盘在磁轨上无声滑动,快速精准运送到指定地点;激光传感器蓝光闪烁,为车门铰链进行微米级“把脉”,98秒内完成四个车门的安装——踏入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新桥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园的蔚来先进制造新桥二工厂,仿佛闯入未来制造的“中央处理器”。[详情]
自动驾驶卡车穿梭在城市之间,自动驾驶出租车一键可约,无人物流车畅通穿行于园区……这些颇具赛博朋克感的景象已经发生在现实生活中,令人不得不感叹新技术让现代交通物流发生巨变。[详情]
炎炎夏日,推开家门时空调已提前开好,清凉恰到好处——这是物联网技术带来的现实体验。万物智联的背后,是一枚枚传感器在“发号施令”。[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