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化或称智能化的工业企业,最大的变化是产品研发制造从原来的‘工厂到客户’(B2C)转变为‘客户到工厂’(C2B),从原来的基于自己掌控的生产资料进行生产要素的配置转向基于需求进行动态资源的最优配置。[详情]
“工业4.0”是由德国政府于2013年率先提出的一个高科技战略计划。它旨在提升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将生产中的供应,制造,销售信息数据化、智慧化,最终实现快速,有效,个性化的产品供应。以推动传统制造业模式向智能化转型。[详情]
制药行业智能工厂系列(二):智能化连续制造或将颠覆未来制药行业新技术
制药行业智能化还太遥远,眼前的连续制造技术正在成为药业未来技术竞争和产业的保护新焦点,全球各国学界、业界和监管机构正在对这一新技术话题展开大规模的研究、试验、实践与思考。[详情]
制药行业智能工厂系列(一):生物制药产业应努力造就智能工厂 向智能化迈进
在制造强国战略中,医药产业也开始谋划“立业之本、兴业之器、强业之基”。业内分析,“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生物制药产业除了在科技创新上下功夫外,还应向智能制造迈进,努力造就智能工厂,实现产业的智能化。[详情]
SMT多生产中兴、华为订单,产品型号变化小、订单量一般都在1000-20000pcs/单;[详情]
电力行业智能工厂系列(四):智能光伏引领行业实践“互联网+”
新能源产业和光伏事业,不仅要立足于国内,还要走向世界。智能化的光伏电站作为新能源、互联网融合的新型能源解决方案,高度匹配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必将对国家战略提供有力支撑,也将随着中国“一带一路”战略一起走向世界、引领未来、造福人类![详情]
电力行业智能工厂系列(三):科技优势打造全国首座智能化生态火电厂
随着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的完成,中国首座智能化生态发电厂在山东莱州正式投产发电。华电莱州发电有限公司首台投产机组装机容量100万千瓦,一期工程两台机组年发电量110亿千瓦时。这一项目的投产将有效填补中国东部沿海电力缺口。[详情]
在葛洲坝电厂提出建设“智能化电站”之初,对于这一概念的认识,业界并没有统一的说法,因为当时全国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智能化大型水电站建成。认识都尚未统一,建设起来难度可想而知。[详情]
电力行业智能工厂系列(一):国内首座数字化热电厂全面投入运营
该项目作为神华国华电力首个“智能电站”示范项目,从顶层设计到工程建设落实“数字化电站、信息化管理”理念,遵循东北热电中心“一个中心、统一规划、两个电厂、共同协作”的原则,以打造现代工业艺术品为建设目标,拥有“一键启停、无人值守、全员值班、一体化平台、三维全景、智能巡检、智能票务”等开创性理念,成为国内智能化程度最高、用人最少、环保零排放的绿色生态电站,对数字化电站运营具有引领作用。[详情]
去年9月,镇海乙烯装置高附加值产品收率达到62.93%,其中双烯收率达51.39%,再次刷新乙烯装置高附加值产品收率纪录。创造最高纪录的除了有镇海炼化员工辛勤的双手,还有信息技术这双隐形的手。通过智能化手段按不同的分子结构来精确定位物料流向,提升每个分子的价值和利用效率。[详情]
作为中国石化智能工厂建设试点单位之一,燕山石化在“六统一”原则指导下,遵循总部应用框架,结合企业实际,以全自动数据为基础,从解决生产经营管理现实问题入手,围绕重点领域和关键业务,自主开发了智能调度、智能供应链和设备预知维修等多个系统,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化项目,大幅提升了企业智能化水平,使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详情]
茂名石化作为一家老企业,基础仪表设施较为薄弱,以致数据自动采集率偏低。为此,该公司把改善基础仪表设施作为前期的重点工作,在2013年油品质量升级改扩建工程完成后,新增17套DCS装置共13000多个生产过程数据采集点,使生产数据采集率达到98.26%。同时,针对现有实时数据库系统点数不足、平台太多、接口复杂存在应用局限[详情]
石化行业智能工厂系列(一):九江石化 传统石化企业的智能工厂建设
九江石化,中石化嫡系企业,江西唯一大型石化企业,国内第一个智能工厂建设的样板企业。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一堪称工业4.0经典案例的企业是如何通过打造一流的信息化系统,实现企业生产运营的自动化、数字化、模型化、可视化、集成化,从而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安全运行能力、应急响应能力、风险防范能力和科学决策能力。[详情]
烟草行业智能工厂系列(四):广东中烟广州卷烟厂建设智能化生产之“桥”
打造智能化工厂,就是利用信息化系统规范业务流程,利用自动化系统促进生产效率的提升,通过两者的深度融合,最终实现卷烟生产中规范与效率的全面提升,而MES系统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工具。[详情]
烟草行业智能工厂系列(三):福建中烟龙岩烟草工业公司打造“智慧工厂”
在“要么改变,要么被改变”的选择中,福建中烟龙岩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站在整个卷烟供应链的角度上,积极打造“智慧工厂”,在实现人、机、产品之间无障碍交流的基础上,不断优化企业价值链,朝着“资源最优利用、产品依客户需求生产、效益最大化”的目标稳步迈进。[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