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无极限,仪表大发明。今天为大家介绍一项国家发明授权专利——大视场超光谱成像差分吸收光谱仪光谱定标装置。该专利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申请,并于2017年7月25日获得授权公告。 [详情]
通过建设海绵城市,合理调节、分配水资源,从而缓解城市水资源危机一直是近年来众多学者关注的问题。以沈阳市海绵城市建设为例,探讨海绵城市建设中将雨水作为城市水资源的重要补充形式与研究对象, 设计城市降雨过程控制与管理方案, 为沈阳市乃至国内海绵城市的设计与管理提供参考与借鉴。 [详情]
两条模拟通道,配以8条或16条数字通道,这种混合信号示波器长期来一直被市场广泛接受,但这是不是仍适合当今的嵌入式系统呢?在本文中,将为您提供问题解决方法。 [详情]
金属3D打印领域,许多公司在尝试通过新的途径来提高金属3D打印的速度,同时降低成本。 [详情]
在进行光伏系统设计时,最常见的问题就是每个光伏组串应该接入多少个光伏组件,以及逆变器接入多少光伏组串最为合适。 [详情]
制造执行系统(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MES)是位于上层的计划管理系统与底层的工业控制之间的面向车间层的管理信息系统,它为计划的执行而跟踪所有资源(人、设备、物料)的当前状态,起着信息传递与沟通的作用,其重要程度越来越多地得到制造企业的关注。[详情]
对离散制造业而言,ERP与PDM集成是一重要的信息化项目,项目成功能提高企业运营效率,有效缩短制造准备时间。[详情]
薄壁件的铣削加工在模具的生产过程中,薄壁件的数控铣削是一种常见的加工方式。通过对薄板支架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分析,并在U G软件中生成了走刀路线,总结了薄壁铣削加工变形的规律,提出了薄壁件加工变形的补偿方法。[详情]
随着计算机硬件水平的提高,铸造CAE应用软件对实际生产的指导作用越来越显著。[详情]
结合航天院所的实际应用,SView提供了从设计研发、工艺规划、生产制造、质量检验、维修维护、营销展示等全生命周期三维可视化解决方案。[详情]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及深入应用,CAD/CAM/CAE/CAPP等数字化单项技术已经在卫星、飞船等航天器产品的研制过程中得到普遍应用,有效地支撑了产品的设计、制造、性能优化、仿真分析等工作。[详情]
直属件是连接单机设备与舱体结构之间的零件,对其进行详细设计是在航天器布局完成后,且一般在航天器进入总装阶段才能安装到位,因此其机械接口的正确性及设计周期,直接影响航天器总装工作能否顺利进行。[详情]
在航空航天领域,激光加工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并有望在未来替代很多现有的传统技术手段。[详情]
增材制造概念的提出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则于90年代初期开始相关研究。经过短短20余年的时间,这一技术已取得了飞速发展,在航空航天、微纳制造、生物医学工程等诸多领域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详情]
中国工程院2015年院士增选工作经过两轮评审会议,参与制造运-20、C-919等大飞机,歼-15、歼-31等新型战斗机钛合金部件,有"中国3D打印带头人"称号的王华明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院士。[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