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薄壁件的铣削加工在模具的生产过程中,薄壁件的数控铣削是一种常见的加工方式。通过对薄板支架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分析,并在U G软件中生成了走刀路线,总结了薄壁铣削加工变形的规律,提出了薄壁件加工变形的补偿方法。[详情]

随着计算机硬件水平的提高,铸造CAE应用软件对实际生产的指导作用越来越显著。[详情]

结合航天院所的实际应用,SView提供了从设计研发、工艺规划、生产制造、质量检验、维修维护、营销展示等全生命周期三维可视化解决方案。[详情]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及深入应用,CAD/CAM/CAE/CAPP等数字化单项技术已经在卫星、飞船等航天器产品的研制过程中得到普遍应用,有效地支撑了产品的设计、制造、性能优化、仿真分析等工作。[详情]

直属件是连接单机设备与舱体结构之间的零件,对其进行详细设计是在航天器布局完成后,且一般在航天器进入总装阶段才能安装到位,因此其机械接口的正确性及设计周期,直接影响航天器总装工作能否顺利进行。[详情]

在航空航天领域,激光加工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并有望在未来替代很多现有的传统技术手段。[详情]

增材制造概念的提出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则于90年代初期开始相关研究。经过短短20余年的时间,这一技术已取得了飞速发展,在航空航天、微纳制造、生物医学工程等诸多领域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详情]

中国工程院2015年院士增选工作经过两轮评审会议,参与制造运-20、C-919等大飞机,歼-15、歼-31等新型战斗机钛合金部件,有"中国3D打印带头人"称号的王华明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院士。[详情]

随着基于MBD(Model-Based Definition)的三维产品设计技术被广泛运用,飞行器三维协同装配设计、规划成为可能。[详情]

信息化航天发射场在工程设计建设、试验任务组织管理与适应性评估、地面设施设备保障等方面,对提高试验效率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需要更加科学、更加全面的数字化系统和信息支持,以有效预测、指导和评估航天发射任务。[详情]

高端装备制造业航空航天飞行器的气动热伺服弹性推进系统仿真平台(二)
本算例从隔离段开始计算,对燃烧室进行三维结构化网格划分,网格节点数约为660万。壁面处网格高度为5.0X10.5m,增长率为1.1,这使得y+值小于50。[详情]

高端装备制造业航空航天飞行器的气动热伺服弹性推进系统仿真平台(一)
随着当代航天飞行器的发展和对空间探索兴趣的日益增长,开发航天飞行器的高级多学科分析工具变得越来越重要。[详情]

全世界的酿造大师一直使用ZIEMANN HOLVRIEKA的工厂酿造啤酒长达160余年。为此,ZIEMANN HOLVRIEKA规划、建 造并安装了酿造过程所需的全部工厂,从酿造厂到压力槽地窖。[详情]

为满足低成本、高效益的生产出高质量产品的要求,食品加工自动化技术随着低成本的微处理器发展而飞速前进。食品加工企业越来越迫切需要装配自动化控制系统,以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详情]

采用卫生设计的倍福不锈钢型号的XTS磁悬浮输送系统开辟了更广泛的新应用领域,主要应用于食品和制药行业,以及通用的液体处理及灌装领域。[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