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安防产业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开始在沿海城市兴起。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在“十五”期间开始快速增长,年复合增速接近30%。“十一五”期间,借助“平安城市”、“3111试点工程”、“北京奥运”等重大项目的启动,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整个产业也实现了高速增长。[详情]
中国家电服务维修协会日前发布的消费者权益保护调查结果显示,随着互联网快速发展和智能家电普及,消费者个人隐私泄露、智能家电软件服务难、召回产品存在服务漏洞、消费者知情权被侵犯等新型侵权问题浮出水面。[详情]
安防是人工智能最早落地的应用场景之一,人工智能帮助安防突破了原有的天花板,行业发展空间大幅拓展,随着人工智能算法性能的不断深入,人工智能给安防行业带来的变化以及应用场景都在呈现几何级数的增长。[详情]
根据《日经新闻》报道,松下集团正在考虑出售旗下的一家位于中国的工厂,据了解,这家工厂位于中国江苏省苏州市,主要生产安防摄像头,如果出售成功,松下预计可以从这项交易中获得500亿日元(约合4.5亿美元)左右的现金,据知情人士透露,松下将会用这笔现金去投资公司其他的关键性业务,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可能是和松下最近在中国扩大电池工厂有关。[详情]
整体而言,这些年AI在各个行业展开了大范围应用探索,并尝到了甜头。[详情]
在交通、公安、楼宇乃至个人住宅等需要安全防范和保护的领域和场所,人工智能正在深刻改变着安防行业的面貌,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加上一道智能化的安全屏障。[详情]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家庭安全的需求被提上日程。家用安防系统可以在保护房屋,防盗,减少破坏公物行为和入室抢劫这类常见犯罪行为上起到有效作用,甚至可以利用其减少发生在室内的事故。 [详情]
据Frost&Sullivan的市场调研报告显示,2016年全球安防与监控应用传感器市场总值62.679亿美元,其中图像传感器占比最大(23%),预计到2023年市场总值将达到120亿美元。[详情]
为减少社会公共资源的浪费,大多采取人脸识别技术取纸,这一举动是对还是错?[详情]
从2017年深圳安博会上,我们可以看到,不论是传统安防巨头,还是新兴AI厂商,都毫无保留的展示了他们的AI产品与技术,尤其以人脸识别、视频结构化最为火热。[详情]
“从2017年3月开始,中国已经进入人工智能(AI)驱动的经济数字化转型阶段。行业应重点考虑与数字化对接;学界和业界应通力合作,加强相关人才的培养;普通大众也应加强自己的‘数字化素养’。”[详情]
在智能家居潮流的推动之下,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选择智能产品,来换取更便捷的生活体验。作为家庭的第一道安全保障,门锁是每个家庭都会用到的设备,智能门锁也是一种新潮流。[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