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再提“新质生产力”,东风Honda推动品牌实现高质量发展
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正式召开。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的关键一年。其中,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汽车行业将以“新质生产力”为关键词,聚焦高质量发展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成为了首要任务。[详情]
近日,随着一辆全新长轴距E级车驶下生产线,北京奔驰整车累计产量突破500万辆大关。去年四季度,该车型搭载的M254发动机荣载“第五百万台发动机”之誉下线。基于此,北京奔驰正式迈入整车与发动机产量“双500万”新时代。[详情]
三雄极光作为国内最早进入绿色照明技术领域的企业之一,积极拥抱双碳战略,推进智能照明解决方案场景应用赋能千行百业,恪守高标准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于照明行业唯一获得2023绿色可持续发展贡献奖,为推动经济社会绿色可持续发展上交了一份高分答卷![详情]
张天任建议,衔接已有碳减排政策,加强碳市场建设。以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为切入点,将控碳减碳作为科学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双碳”目标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全面立法。[详情]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安徽理工大学校长袁亮带来关于构建“双碳”目标下“差异达峰,协同中和”治理体系的建议
袁亮院士表示,碳达峰、碳中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国“双碳”高质量发展既要保障能源安全,又要支撑新发展格局。实现“双碳”目标要从能源、产业、经济、社会多端口协同发力,处理好整体和局部、长期和短期、发展和减排之间的关系。[详情]
沈南鹏高度关注并强调了绿色低碳科技革命的关键作用。他认为,实现“双碳”目标的核心驱动力在于科技创新,应重点强化应用基础研究和先进适用技术的研发,尤其聚焦于绿色能源、绿色工业和绿色消费三大关键环节,推动我国在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详情]
用数字化配电方案推动新型工业化,ABB赋能盛元化纤打造智慧化纤工厂
ABB提供从设备层到边缘控制层的全套配电解决方案,确保配电连续性,提升能源使用效率。通过数字化技术集成电力监控、能源管理和资产健康管理功能,用数据价值赋能化纤行业的生产运营。ABB能源管理技术支持传统和高能耗行业低碳发展。[详情]
中国新能源企业成为全球能源转型的主要推动力量,中国“双碳”之路,要怎么走?
能源转型是人类文明发展和进步的重要驱动力,从《巴黎协定》到《阿联酋共识》,新能源革命受到全球瞩目的同时,也成为中国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所在。[详情]
全国政协委员杨长利:建议将核电纳入我国绿色电力体系,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杨长利联合其他13位全国政协委员向大会提交《关于将核电纳入我国绿色电力体系的提案》。[详情]
全国政协委员李书福:夯实碳市场基础,推动汽车产业实现“双碳”目标
李书福认为,国内外碳相关的政策体制以及碳市场建设进展,不仅阻碍了国内汽车行业提前实现“双碳”目标的步伐,更制约了我国汽车产品走向国际化的进程。为维持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国际领先地位,同时满足国际碳排政策要求,加快建设全国碳市场,出台碳管理相关机制及政策以及规范碳管理数字化平台,刻不容缓。[详情]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4年2月26日(星期一)上午10时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请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和司法部立法四局局长张要波介绍《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详情]
全国人大代表张春生: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目前张春生最关注的,还是石化等传统产业的提质增效和绿色转型。结合所处行业和企业发展情况,通过一年来的深入调研,张春生准备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建议进一步细化明确“两高”项目划分标准。[详情]
近日,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联合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生态环境部等国家八部委,公布了63家2023中国工业碳达峰“领跑者”企业名单。徐矿集团成功入选2023中国工业碳达峰“领跑者”企业,成为江苏省两家入围企业之一。徐矿集团高质量绿色转型实践入编《中国工业碳达峰优秀企业典型经验汇编》,并入选《习近平经济思想指导实践案例》。[详情]
近日,2024年度广东省平台基地及科技基础条件建设、高水平科技期刊建设拟立项目清单通过公示,广汽集团获批建设广东省汽车清洁动力与能源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这是继2023年广东省汽车电子电气架构企业重点实验室获批之后,又一创新平台落户广汽![详情]
碳达峰碳中和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举措。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一环,是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重要手段。我国大力推进“双碳”工作,将为各国带来巨大的绿色投资和绿色贸易机会,支持其他国家实现低碳发展和温室气体减排目标,推动建立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为全球绿色可持续发展作出重大贡献。[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