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汽车的自研芯片项目已经启动数月,在中美两地同步进行,主要研发自动驾驶专用芯片。“目前团队规模不大,10人以内。”接触到小鹏汽车高层的行业人士告诉记者,“如果进展顺利,小鹏芯片有望在今年底或者明年初流片。”[详情]
新能源汽车领导者比亚迪正式宣布:从即日起,旗下全系纯电动车型,开始全面搭载刀片电池,全面启用针刺测试作为企业标准。比亚迪纯电全系,佩刀安天下。同时,刀片电池成功挑战了极端强度测试—46吨重卡碾压测试,再次刷新动力电池的安全新高峰。[详情]
美锦能源表示,2020年公司密切关注相关政策及市场环境的变化,紧紧围绕“发展循环经济、转型氢能新材料、推进节能减排、深化综合利用”的发展方针,极组织生产经营,根据公司战略布局,推进产业升级和氢能源项目建设,积极提升公司经营管理水平,巩固公司焦化行业龙头地位,将疫情影响降到最低,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生产经营任务。[详情]
是德科技推出新型高性能微波手持式分析仪,加快 5G、雷达和卫星通信系统的安装速度
2021年4月8日,是德科技(NYSE:KEYS)推出一款新型高性能微波手持式分析仪,可以加快 5G、雷达和卫星通信系统的安装速度。是德科技提供先进的设计和验证解决方案,旨在加速创新,创造一个安全互联的世界。[详情]
炬光科技发布新品:基于VCSEL激光器的线光斑发射模组LX01
炬光科技推出全新基于VCSEL光源的线光斑激光雷达发射端模块LX01,该模块隶属于汽车事业部LiDAR Tx L线光斑产品线,主要应用于无人驾驶LiDAR、工业探测、激光测距和红外照明等场景。[详情]
4月7日晚,比亚迪举行了新车发布会,宣布2021款唐EV、秦PLUS EV、宋PLUS EV及2021款e2等四款纯电车型全面切换搭载刀片电池。并且,比亚迪强调“安全,才是一辆电动车最大的豪华”、“从今天起,比亚迪旗下的纯电动车型,开始全面切换刀片电池。”[详情]
霍尼韦尔(纽交所代码:HON)近日宣布推出一款专为优化锂离子电池生产而设计的厚度检测传感器。该新型传感器主要用于在锂离子电池生产中的涂布和辊压过程中高效测量极片的真实厚度。精确的厚度测量值是优化电池性能的一个关键指标。[详情]
TI首款具有集成式有源EMI滤波器的先进直流/直流控制器发布——支持工程师实现更小的低EMI电源设计
设计人员可以使用TI全新的降压控制器来优化工业和汽车电子产品中电源的尺寸和EMI[详情]
日本金泽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种基于氧化钛(TiO2)紧凑型电子传输层(ETL)的过氧化物太阳能电池,他们声称这是迄今为止研究水平上生产的最高效的光伏器件。[详情]
电动汽车多了一项专用安全系统:dTCS。distributed TCS,分布式牵引力控制系统。[详情]
瑞欣妥基于绿叶制药全球领先的微球技术平台开发,是中国首个自主研发、开展全球注册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微球制剂,也是我国首个自主研发的第二代抗精神病药长效针剂,用于治疗急性和慢性精神分裂症以及其他各种精神病性状态的明显的阳性症状和明显的阴性症状,可减轻与精神分裂症有关的情感症状。[详情]
3月29日,中国石化将加快推能源转型,把氢能作为公司新能源业务的主要方向,在“十四五”期间规划建设1000座加氢站或油氢合建站,打造“中国第一大氢能公司”。[详情]
现阶段想要全面推行纯电动车,就必须先解决冬天续航缩水的问题。企查查网站公布,宁德时代在近期公开了一项名为“电池加热系统”的专利,公开号为CN112563623A。[详情]
神经母细胞瘤是一种幼儿时期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常常发生在隐匿部位,并且没有特殊的临床表现,所以早期诊断极为困难。另外,神经母细胞瘤恶性程度非常高,患者生存率很低,3年仅为30%左右。[详情]
苏州市轨道交通 3 号线工程车辆全碳化硅永磁直驱列车全球首发
根据中车浦镇官方的消息,日前,苏州市轨道交通 3 号线工程车辆全碳化硅永磁直驱列车全球首发,此辆列车采用第三代全碳化硅半导体技术,走行风冷永磁直驱电机,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永磁直驱转向架,标志着浦镇公司首列全碳化硅永磁直驱列车正式交付。[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