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华永道联合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昨天共同发布《2025上海智能汽车发展白皮书》。[详情]
南大团队实现具有手性选择性的光子晶体结构,可用于智能汽车和智慧工厂
近日,南京大学陆延青教授和寇君龙教授课题组研发出一种基于光子晶体圆偏振态的多功能成像器,该器件能够同时提供亮场成像和高分辨率的边缘检测两种可切换功能。[详情]
3D Architech 创始人 Kai Narita 博士在接受专访时,分享了其从学术研究走向产业落地的技术路径,以及他们如何通过这一创新平台切入数据中心冷却、绿色能源和高精制造等高附加值领域。[详情]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移植外科/小肠外科主任柯嘉21日为一位短肠综合征患者开出了替度格鲁肽的华南成人首方,短肠综合征患者有望告别“输液袋”。[详情]
助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创投实录:人形机器人赛道跑出“工业派”黑马,首个“省战新直投项目”埃斯顿酷卓的硬核突围
3月26日,南京正式揭牌成立机器人产业攻坚推进办公室,以机制创新为突破口,全力培育更具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全速竞攀机器人产业发展新高地。[详情]
近日,库卡(KUKA)宣布推出的iiQKA.OS2机器人操作系统,iiQKA.OS2是一款全新的、支持人工智能且基于网络的机器人操作系统,旨在简化工业自动化流程。[详情]
澳大利亚科研团队已研发全球首个针对分娩紧急场景的VR培训系统
近日,澳大利亚伊迪斯科文大学宣布成功研发全球首个针对分娩紧急场景的 VR 培训系统"NEONATE",该系统依托 VR 技术,构建出高度仿真的分娩危机场景,为医护培训带来革命性变革。 ?[详情]
在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生物智能制造和活体打印研发中心,我们见证了一颗心脏的诞生。 [详情]
换热器作为热能传导的关键装置,已渗透现代社会的各个角落,包括数据中心、船舶、工厂以及各种建筑物中几乎都有它们的身影。[详情]
增材制造又称“3D打印”,是基于三维模型数据,采用与传统减材制造技术(对原材料去除、切削、组装的加工模式)完全相反的逐层叠加材料的方式,直接制造与相应数字模型完全一致的三维物理实体模型的制造方法,将对传统的工艺流程、生产线、工厂模式、产业链组合产生深刻影响,是制造业有代表性的颠覆性技术,集合了信息网络技术、先进材料技术与数字制造技术,是先进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详情]
4月3日,日本川崎重工集团公布了可供人类骑乘的四足机器人概念模型“CORLEO”。[详情]
汇川技术机器人斩获德国TUV功能安全认证,全球化征程再添“安全引擎”
近日,汇川技术工业机器人成功通过国际权威认证机构SGS-TUV Saar的严格评估,斩获EN ISO 13849-1(PL d)功能安全认证与EN ISO 13849-2验证认证双证书,成为国内少数同时满足安全控制系统“设计-验证”全流程国际标准的企业。[详情]
?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与多家单位合作,成功研制出多模态长寿命的光声量子存储器时长创世界纪录。[详情]
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 2025)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开幕,AI眼镜产品成为关注焦点。[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