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国内首制16000TEU甲醇双燃料集装箱船“中远海运洋浦”轮,在上海长兴岛交付。该船的成功交付实现了大型甲醇双燃料箱船建造领域“国内船东第一单、国内船厂交付第一艘、国产甲醇主机第一次实船应用”三个历史性突破。[详情]
在6月14日举行的南京低空经济发展重要活动上,覆盖低空管控、装备制造、通信保障全链条的36项硬核科技成果重磅发布。[详情]
6月17日-19日,2025WOD制造业数字化博览会于上海浦东拉开帷幕,吸引了来自9个国家、200余家领军企业和近2万名专业观众的参与。展会开幕式揭牌成立了“制造业数字化全球发展中心”,或将全面提升制造业数字化的创新能力与国际竞争力。[详情]
“新红专”轮致敬海上丝路文化巡展大连起航 将开展水道智能航行实验
今年是中国航海日设立20周年,也是郑和下西洋620周年。在2025年7月11日中国航海日即将到来之际,百川向海——“新红专”轮致敬海上丝路文化巡展6月16日于大连起航。本次巡展由中远海运集团、大连海事大学等单位联合举办,是2025年中国航海日系列活动之一。[详情]
北京高校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特别报道 北方工业大学:为超大城市优化运行和韧性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在永定河与西山交界的京西大地,北方工业大学如同深扎岩层的青松,将“工业报国”的基因融入城市脉动。这所诞生于1946年烽火岁月的学府,始终以“与大地同频”的姿态生长: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培育工业建设尖兵,到新时代打造“智能交通”“绿色电源”等创新引擎,79载春秋,它是见证者,更是建设者。[详情]
广东佛山,机器人和AGV小车在美的工厂无线稳定协同作业;江苏无锡,无源物联技术助力海澜之家门店实现海量商品自动盘点;浙江杭州,多目标船只轨迹感知等应用让钱塘江水域巡检执法更高效……这些正在全国各地上演的新场景,离不开中国移动对5G-A的探索开拓。[详情]
探秘产教融合“密码”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如何架起校企“连心桥”
在该校工业元宇宙行业学院,学生们正围绕一款“小型智能制造生产线实训设备”展开实操。这套由企业工程师与高校教师联合研发的设备,将虚拟现实、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融入教学场景。“学生不仅能操作设备,还能通过数字孪生系统模拟工业生产全流程。”校地合作处王彦雨介绍,该学院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领衔,联合腾讯、河南省人工智能协会等企业共建,聚焦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领域,已形成“校内实践教学+区域共享实训”的双轨模式。[详情]
氢能凭借清洁、高效、可持续等特性,成为能源低碳转型的重要方向。然而,当前氢能处理行业在技术层面仍面临诸多挑战,制约产业进一步发展。[详情]
6月11日,埃斯顿酷卓科技正式发布第二代人形机器人CODROID 02。CODROID 02实现全身关节运动能力升级,显著提升复杂场景适应性与灵活性,标志着国产人形机器人技术迈入新阶段。[详情]
ABB参展2025国际基建高峰论坛,助力中国EPC国际项目发展
作为一家创新型技术导向企业,ABB是中国企业可以信赖的合作伙伴,提供端到端解决方案为EPC企业带来更多选择,树立国际项目合作新标杆。[详情]
“人工智能+交通运输”加速跑 “数”读“智行时代”赋能美好生活
6月9日从交通运输部了解到,我国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示范区域,目前已完成超过500公里公路干线通道智慧扩容。[详情]
《黑神话:悟空》以数字技术搭建东方神话世界,《哪吒之魔童闹海》用精心打磨的特效带来震撼视听体验,精彩的非遗技艺展示带动直播间销售额激增,云展览、云旅游等线上文化消费愈加丰富……[详情]
村道旁,村民在电子公告板前扫码获取村务动态;基地内,农户轻触手机完成农田灌溉;手机上,游客正通过AR导览探索千年溶洞......在贵州省毕节市三河村,数字技术正以润物无声的方式重塑着传统乡村的肌理。这个坐落在大山深处的少数民族村寨,如今正依托“一图统管、五维支撑”的数字体系,书写着西部山区乡村振兴的鲜活答卷。[详情]
马拉松机器人进课堂、到高精尖企业上课……经开区探索思政课无限可能打开方式
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马拉松赛事冠军“天工Ultra”成思政课堂“新宠”、生物医药企业人才走进校园生物课堂与学生面对面交流、高精尖产业成果基地化身校外思政课堂……如今,在北京经开区各校的思政课堂上可以看到,“尝试探索”正成为主旋律,这片土地的改革与创新基因正充分发挥其作用,驱动着思政课打开无限可能。[详情]
2025年上半年,全球消费电子产业加速向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在此背景下,《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以韦尔股份、华勤技术、汇顶科技、龙旗科技等为代表的沪市上市公司,在AI终端、图像传感、显示技术、半导体芯片等关键领域持续领跑,成功实现技术创新与多场景应用的深度融合。[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