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产教融合“密码”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如何架起校企“连心桥”
在该校工业元宇宙行业学院,学生们正围绕一款“小型智能制造生产线实训设备”展开实操。这套由企业工程师与高校教师联合研发的设备,将虚拟现实、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融入教学场景。“学生不仅能操作设备,还能通过数字孪生系统模拟工业生产全流程。”校地合作处王彦雨介绍,该学院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领衔,联合腾讯、河南省人工智能协会等企业共建,聚焦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领域,已形成“校内实践教学+区域共享实训”的双轨模式。[详情]
我国新一代复兴号高铁动车组列车CR450,近日于沪渝蓉沿江高铁武汉至宜昌段试跑。CR450动车组以运营时速400公里,试验时速450公里的成绩,打破全球高铁速度纪录。[详情]
中国航天科工三院159厂 创新驱动 以“新”提速 以“新”提质
多台3D打印设备正在同步运行,金属粉末在激光束的作用下熔融成形,层层堆叠......走进159厂增材制造车间,现场已看不到人头攒动,只见大屏幕上的数据实时滚动。[详情]
2025国际人形机器人技能大赛在上海举办,“CMG世界机器人大赛·系列赛”机甲格斗擂台赛在杭州举行,华中科技大学丁汉教授团队研制的“荆楚”人形机器人落户武汉并启动量产……近日,人形机器人频频登上网络热搜,展现出我国机器人产业的勃勃生机。[详情]
据统计,全球每年因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约130万,其中90%以上由驾驶员分心、疲劳或违规驾驶导致。“安全第一”是无人驾驶的核心理念和价值观,然而无人驾驶不意味着零事故,而是通过技术消除人为操作失误,进一步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和人员伤亡。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无人驾驶已经来到人们身边。某种程度上说,无人驾驶承载着人类超越人类驾驶员,实现更安全、更便捷出行服务的梦想。[详情]
2025年6月6日,全球领先的车规级无线感知和通信芯片企业加特兰在上海浦东张江科学会堂成功举办了“2025加特兰日”活动,主题为“通感融合,智启新程”。在上午的发布会中,加特兰重点展示了其在毫米波雷达领域的最新技术突破,并深入探讨了这些技术如何为智能汽车主动安全系统提供核心价值。[详情]
在科技浪潮汹涌澎湃的今天,智能网联汽车正在重塑人们的出行方式。当华为车BU与小鹏汽车宣布聚焦AR-HUD(增强现实抬头显示系统)解决方案的合作,并于6月5日共同举办线下活动时,一场关于未来驾驶体验的深刻变革悄然拉开序幕。[详情]
上海6月11日主题为“开放合作:赋能新质生产力与可持续发展”的第十一届中国(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会(以下简称“上交会”)11日在上海世博展览馆开幕。[详情]
人工智能(AI)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其在电子、原材料、消费品等行业加快普及,在研发设计、中试验证、生产制造、运营管理等环节得到广泛应用,赋能效应日益凸显。[详情]
文化兴则国运兴,科技强则国家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归根到底就是科技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的集成。[详情]
在莱西市望城街道,一幅现代农业的绚丽画卷正徐徐展开。智能温室里,樱桃番茄如红宝石般缀满枝头;蓝莓种植基地,物联网设备闪烁着科技光芒;千亩良田上,麦浪与芍药苗交织成大地艺术。这里,传统农业正经历着数字化、智能化、品牌化的深刻变革,“党建+科技+产业”的创新实践,让乡村振兴焕发出勃勃生机。[详情]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面对国际市场竞争加剧与国内产业转型升级的双重挑战,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以新质生产力全面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是突破传统经济增长瓶颈的重要抓手。[详情]
近日,财政部、工信部公布全国第三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名单,全国总计35个城市入选。温州市以综合成绩第五名成功入围,获国家财政专项资金补贴1亿元。[详情]
近日,位于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国际家居总部经济区的一家家居全屋整装智能制造企业车间内,智能机器人手臂快速运转,板材分拣包装有序进行。[详情]
蓄势赋能 破局“AI+”——南宁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加速带动产业变革
为人形机器人足球赛加油喝彩,体验能自动捕捉人体手部动作的机器灵巧手,与机器人下棋,再来一杯机器人制作的现磨咖啡……一到周末,位于南宁·中关村创新示范基地的AI+新技术新产品展示交易厅就迎来众多市民游客参观体验。[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