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在产品研制的全生命周期中,无论是设计、仿真、工艺,还是制造生产到运维,都应该是一体化的——在当下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的趋势下,这种特征更加突出。[详情]
走进位于深圳市宝安区的创维工业园,一股浓浓的制造业气息扑面而来,街道干净整洁,没有过多的人来人往,四周还有偶尔过往的货车……可就在这看似平静的制造基地,却悄然发生着对整个中国彩电业产生深刻转变的巨大变化。[详情]
智能制造,核心关键就是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数字化又是智能制造的基础和关键,产品定义的数字化是核心,一个企业如果没有产品设计能力,就没有智能制造的能力,没有应对客户个性化定制的设计能力,也同样跟不上智能制造的浪潮。看金蝶PLM带您开启智能制造时代[详情]
拓墣认为,智能制造不仅是制造效率的提升,更是制造管理思维的转型。既然是思维转型,那过程就不会只是单纯硬件的革新,软件的升级亦是重点。为此,我国个地方政府也在陆续展开相关行动。[详情]
工业4.0概念于2012年提出后受到市场极高的重视,而后所带出的智能制造更成为制造厂商积极转型的目标,相关的软硬件投资与投入持续增加,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与技术的持续整合与提升下,TrendForce旗下拓墣产业研究院预估,2020年智能制造的市场规模将会超过3,200亿美元。[详情]
中国已经渡过了智能制造的培育期,进入了成长发展期,在2025年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将进入应用阶段。中国的智能制造要强调国产化,也要有一个开放的态度。[详情]
中国政府在几年前推出了俗称“大基金”的中国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此计划初始构想是在2014至2017之间提供1,200亿人民币(约200亿美元),再加上中国各地方政府与私募股权基金总共挹注约6,000亿人民币(约1,000亿美元),以推动对具备关键技术之海外企业的策略收购。[详情]
中国和欧美的制造业所处发展阶段不同。我国的制造业企业实际上很多都还在2.0到3.0之间在进步中,所以自动化之上的大数据分析、云计算或是物计算都显得有些遥远。[详情]
“中国的软件公司至今还没有一家能够建立起可以与世界级的工业工程、控制软件相媲美的核心能力,这一能力将成为中国企业迈向工业互联网的巨大短板。”[详情]
虽然规模名列世界首位,但近年来,我国制造业面临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双向挤压”的严峻挑战。中国制造业对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技术应用和升级的渴望与日俱增。[详情]
自工业4.0的概念问世至今,每逢4月,有关于世界制造业未来发展的新风,都会起于德国,并瞬间席卷全世界。今年的一阵智能制造旋风,当然也不例外。历经过往三年的探索与积淀,工业4.0这一彼时包罗万象的抽象概念,如今越发变得细分化和具象化。[详情]
国务院近日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了面向2030年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详情]
目前中国制造业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约36.9%,从业人口大约1亿,对经济发展和劳动就业的贡献巨大;同时制造业还是服务业的根基,创造了大量衍生的工作机会。美日欧的发展历程也告诉我们,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强大的经济基础和话语权。[详情]
“智能制造”到底是做什么的?看了这十个场景,就会有所了解了。[详情]
生产原理中存在六种类型,从总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离散型(Discrete)和连续型(Process)。[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