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个朋友好不好,加个微信呗?”载入AI技术的美女机器人边说话、边和参观者握手,成为第34届哈尔滨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的“亮眼明星”。17日至21日办会期间,记者深入探访展馆,与中外客商共同体验“世界充满AI”的魔幻之旅。[详情]

今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对培育具身智能、发展智能机器人等作出一系列部署。伴随着技术日新月异,机器人走进你我的生活已不再遥远。本报今天起推出“机器人在身边”系列报道,关注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与变化。[详情]

优傲机器人5月12日在美国底特律自动化展会(Automate Show)上发布了其迄今为止速度最快的协作机器人UR15,该款机器人最大TCP速度为5米/秒,可缩短周期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并降低各应用领域和行业的成本,目前海外客户已经可以订购,预计将于六月开始发货。[详情]

逐鹿万亿级市场 合时机器人亮相第四届国际应急减灾和救援博览会
2025年5月13日-15日,第四届长三角国际应急减灾和救援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举行,超过 500家全国应急领域代表性企业重点展示高精尖技术和装备产品。[详情]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黄培 林杉)长江潮涌,数字激荡。5月14日,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在武汉召开,湖北各高校携“尖板眼”亮相。从“天问”“小天”人形机器人到数智编钟,从AI智慧手术到数智化新农科,一项项突破性成果勾勒出湖北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清晰路径,更向世界传递出湖北智慧教育的强劲脉动。[详情]

逐“光”而行向未来——在“中国光谷”光博会展望“光联万物”新图景
新华社武汉5月17日电 能背在身上的激光工坊、可每秒传输1.2TB数据的光纤、会自动对焦的手机热像仪……5月15日至17日,第二十届“中国光谷”国际光电子博览会在湖北武汉举行,集中亮相的近百项全球光电领域前沿技术创新成果,折射出一束束“光”,正穿透千行百业,点亮多彩生活。[详情]

新疆兵团首届工业机器人技能示范培训扎实推进 为智能制造培养“硬核”人才
5月6日至18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首次“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高级工职业技能培训示范班在塔里木大学机器人产业学院举行。塔里木大学机械电气化工程学院35名学员在“真刀真枪”的实训操作中感受智能制造的魅力。[详情]

在工业4.0的赛道上,传统自动化生产线正面临“大脑”与“四肢”协同失灵的困境:固定轨道的AGV只能完成点对点运输,机械臂困守在单一工位重复动作。而AGV智能复合机器人的出现,犹如为生产线注入了“神经中枢”与“灵活四肢”,让冰冷的设备开始具备自主决策能力,真正迈向“会思考”的智能制造时代。[详情]

2025年5月15日,由全国机器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办的首批人形机器人系列国家标准启动会在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有限公司成功召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主管部门领导,以及来自科研院所和企业的专家出席了会议。会议宣布首批人形机器人国家标准项目正式成立,并公布了各标准项目的召集人与组成名单。[详情]

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科研团队以鱼饲料为原料,打造出一款水上机器人,在完成使命后,便会化作鱼群的美餐自然降解。此前,该校科学家还与意大利科学家携手,推出一款可完全食用的机器人婚礼蛋糕RoboCake。[详情]

4月28日,在位于宝鸡市渭滨区姜谭经开区的陕西秦川高精传动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秦川高精公司”),数十台高精度机床正在全力运转,装配线上排布的是由该公司自主生产研发的RV减速器。[详情]

2025年5月14日,在安徽省合肥市紫蓬山脚下的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校园里举办了一场“每一个星,都是母校之光”聚星联盟启航计划的主题活动,该校历届正能量网络达人齐聚校园,围绕如何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推动学生就业创业等主题座谈交流。[详情]

今年1月,中国银行提出未来5年为人工智能全产业链各类主体提供不少于1万亿元专项综合金融支持。记者近日在深圳调研了解到,中国银行总行和深圳市分行通过建立健全支持人工智能产业的长效机制,创新“全周期”服务模式和特色产品等,强化对深圳人工智能产业的加力支持和精准滴灌。[详情]

5月11下午,第二十七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圆满落幕。作为北京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昌平区以“科技引领,创新发展”为主题,携 52 家科技领军企业与 120 项前沿成果重磅亮相,全方位展示昌平在先进能源、生命科学、智能制造等领域的科技实力。其中,松延动力的人形机器人 “N2” 凭借惊艳表现火出圈儿,大飞机 C929 的国产自主突破彰显科技创新实力,208 所外骨骼穿戴设备、慧兮磁吸附爬壁机器人及美亚生物的签约合作更是成为展区焦点,为观众带来一场科技展览盛宴。[详情]
Q1库卡中国机器人订单量增长超35%;总投资5亿元的半导体机器人生产基地开工
5月1日,中科芯微半导体机器人研发生产基地项目在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开工建设,该项目计划总投资5亿元,项目竣工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半导体机器人1000台套,预计新增产值10亿元,实现税收5000万元。[详情]